![](../../img/imgIndex/xlk_logo2.png)
刑事程序系列
大家好,我是刘思瑶,一名刑事律师,感谢上万粉丝的关注与支持,这是刑事程序系列的第03篇文章。
笔者在办理一起刑事案件过程中,当事人在第一次被刑拘时,因证据不足,检察院作出不逮捕决定,被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快满一年时,公安机关对当事人第二次刑拘,经呈捕,后检察院作出了逮捕决定。
经阅卷,笔者发现当事人在第二次刑拘期间所做的笔录非常不利,应想办法排除笔录。对此笔者从程序辩护入手: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对嫌疑人再次刑拘,是否合法?若不合法,当事人在此期间所做的笔录是否属于非法证据?
笔者认为在当事人取保候审期间,若公安机关搜集到了新的证据,认为对当事人具有逮捕的必要,那么公安机关应该直接呈捕,由检察院决定是否要羁押当事人。在检察院作出决定前,公安机关无权随意对当事人再次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否则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在上篇文章,我们分享到公安的刑事拘留权一般只能针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本案中当事人已被取保候审,显然不属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身份。
那么对于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公安是否具有刑事拘留权呢?纵观整个刑事诉讼法,只有第七十一条第四款授权公安机关可以对取保候审的嫌疑人进行先行拘留,“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也就是说,除非公安机关有证据证明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且需要予以逮捕,否则公安机关不得对取保候审期间的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在案件中,笔者的当事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积极履行取保候审的义务,随传随到,积极配合调查,未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其再次刑拘无事实与法律依据。
笔者曾咨询不少体制内法律人的操作经验,部分人认同笔者的观点,认为公安应直接呈捕,而不能再次刑拘;但也有不少法律人认为通常经验都是先刑拘后呈捕,第一是因为呈捕需要时间,把人先刑拘起来稳妥一点,第二是反正检察院逮捕了,刑拘的期限也能抵扣刑期,对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不会造成实质影响。
针对“先刑拘后呈捕”的实践操作,笔者认为在检察院没有下逮捕决定之前,公安机关的刑拘措施若没有适当的监督与限制,不排除会有被滥用和变相侵犯人身自由的可能,举个极端的例子:公安先刑拘,后取保,再刑拘,再取保……无限循环,案件没完没了。
“法无授权不可为”,对于公权力的监督我们还是要认真的。若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对嫌疑人再次刑拘的行为被认定为是违法,那么公安则是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在这期间所获取的供述应视为是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程序辩护的魅力不是为杠而杠,而是期望通过程序辩护达到提高证据质证力度的效果,希望本期分享有所参考。
来源:微信公众号“法夫人与律先生”
相关推荐:
若公安机关搜集到了新的证据,认为对当事人具有逮捕的必要,那么公安机关应该直接呈捕,由检察院决定是否要羁押当事人。在检察院作出决定前,公安机关无权随意对当事人再次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否则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点赞:1 回复
还可以输入 280个字 回复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经济犯罪事务部副主任,第十一届深圳律协商事犯罪辩护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注刑事辩护,自执业以来代理了多起具有影响力的疑难复杂案件,如涉案资金高达2亿的集资诈骗案、废矿走私案、重大责任事故案等,获无罪释放、轻判等辩护效果。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