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案例分析四元结构和法律关系九步法

免费 段清泉 时长/课时:16分钟/0.36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2,586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以前,笔者曾发布过一篇文章:如何找法:法律关系九步法由于是纯粹方法的推导和理论总结,与实务应用的成色如何,一直心中颇有忐忑,直到读到朱兰春博士的大作《法官如何裁判》,才有了十足的底气。朱兰春律师基于近二十年的最高院案例研究,提出了案例研究的四元结构分析法,也就是:界定民事主体,判断法律行为,保障民事权利,划分民事责任。这个四元结构是静态的四个要素的结构化分析,每一个案件都具备这四种分析要素,类似于刑法中的四要件说。而笔者所提倡的法律关系九步法则是从层层递进的方式按照这种四元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有点类似刑法三阶层的推进思路,有点动态操作步骤的意味。

为了进行比较说明,笔者先对法律关系九步法的思路进行介绍后,再对四元结构进行简要的对比说明,以便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在笔者的说明里,法律关系九步法是关于面对具体案例进行找法的方法,找法是方法论的问题。众所周知,法律规范并不是给定的,是要适用者自己去查找的。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归纳和抽象,广泛使用高度抽象和技术化的语言,若无系统的方法保障,常常会发生理解上的困难和分歧。对于初学者来讲,面对林林总总、多层次的法律规范,甚至可能陷入法律迷宫,对他们来说,法律只是很多相互无关的法律条文的累积,在个案适用时从数量惊人的条文中寻找应该适用的规则,自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魏德士指出,“法的获得属于方法问题”。

一、总体介绍

法律关系是连接大前提和小前提的桥梁,是将事实和具体的法律规范连接的媒介,是案件分析过程中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在发现案件事实之后,就要对该案件事实进行初步的法律分析,寻找可适用于本案的实体法法条。

我们提供的找法模型为法律关系九步法,主要步骤为:

1、识别法律主体

2、罗列案件事实

3、重构法律事实

4、法律关系主观化

5、法律关系部门化

6、法律关系类型化

7、法律关系具体化

8、勾连多方主体

9、围绕痛点排序

1、识别法律主体

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体易于识别,而且就像阅兵时的标兵一样,为整理相应的事实提供了界标。这种思考主要是民法的思考模式,为了和公法同样适用,我们总是需要考察行政主体刑事公诉机关两类主体。

2、罗列案件事实

主体之间发生什么关系,则要取决于主体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实,所以第二步将主体之间的案件事实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出来。

3、重构法律事实

主体间发生什么法律事实,产生什么法律关系,第三步则是按照历史方法对前述案件事实进行意义重构,将案件事实翻译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法律事实。

4、法律关系主观化

第四步则是对翻译的法律事实进行意义组合,生成可能的法律关系的假设。首先是客观的法律关系因法律事实的存在而在当事人之间存在,界定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法律关系,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还是法律关系,主要是排除法外空间;

5、法律关系部门化

法律关系可以分为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私法关系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关系是典型的私法关系;公法关系主要调整具有等级和隶属性质的关系,比如刑法、行政法法律关系。确认存在的法律关系是属于刑法、行政法还是民法,明确刑民交叉、行民交叉时的处理策略;

6、法律关系类型化

十大类请求权将民法的内容归结为一个整体的思考步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查找,更好地发挥了法律关系分析类型化的优势。

7、法律关系具体化

沿着选定的请求权基础类型寻找最具体的法条,找到两者之间的请求权基础。

8、勾连多方主体

前面的步骤主要按照双边关系进行分析,也有可能是多方主体的复杂法律关系,比如代理关系。

这里就需要考察双方之间的关系可能影响其他主体之间关系的可能,比如,相对人和代理人签订合同,则可能归属被代理人。

也需要考察其他主体之间关系影响当下请求权关系的可能,比如,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不存在代理权的事实,相对人可能有权请求代理人履行合同。

9、围绕痛点排序

两点之间确定一条直线,前述我们按照请求的原因查找出可能的请求权基础。这一步,结合法律效果和当事人诉求的吻合程度对这些可能的请求权基础进行排序,以此作为下一步精细考察的顺序。我们最后选择实施的应该是最符合当事人诉求同时也最有胜诉可能性的请求权方案。

二、识别法律主体

法律关系以双边关系为原型和通常情况。梅迪库斯称这种双边关系的考察是法律思考的必要限制。“此种限制的一个特别典型的事例是债务关系。根据第241条规定,债务关系是两个人之间以给付为内容的法律关系。在这个定义中,首先至少将其他人可能对这种两人关系感兴趣的情形排除在外了。……在其他法律关系中,同样存在着与债务关系相类似的限制技术。虽然像所有权这样的绝对权并非仅仅针对某个特定的人产生效力,但是一旦有人不法侵害这种绝对权,从中又会形成一种具有两人关系性质的请求权。这种请求权与是否还有第三人也侵害了这种权利、权利人是否也可对这些第三人享有请求权无关。”

一般来讲,事实中出现的法律主体需要两两配对考察,全面梳理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比如,汽车驾驶员A为了避免撞上人行横道上的行人紧急刹车,造成B、C、D连环撞车事故。分析这其中的法律关系的话,就要依次、逐一进行检视,先分析A对B、C和D的请求权,然后是B对A、C和D的请求权,依次类推,不得遗漏。

三、罗列案件事实

画出法律关系图,将两个主体间发生的事实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出来。

四、重构法律事实

按照历史方法逐步检讨前述案件事实中主体之间具有法律意义期待的特征事实。

从生活事实中发现法律事实的基本方法就是历史方法。历史方法就是随着案件事实的发生进程,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法律意义上考察,形成一种法律的意义期待,翻译为法律事实。最常见的就是对于合同案件的审理,先看要约是不是成立,是否生效,然后看承诺是否生效,合同是否成立,合同是否有效,再看当事人是否按照合同履行。按照合同的进展过程,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判断。这是一种正向的思考方式,我们把生活事实转化为法律事实时需要采取这种方式。

五、关系假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万千法条之中,找到只取那一瓢饮的法条,实在是辛苦和茫然。对此,齐佩利乌斯建议采取“拉入视野”的技术,像剥洋葱皮,先从最外最上位的划分开始,公法与私法;再到物权法、合同法,再到具体的物权、具体的合同,一步步寻找到本案适用的法律规范。在第二步,寻找请求基础的过程中,我们也按照这样的思路,逐步拉近,最终实现具体化,主要经过四个小阶段:

1、法律关系主观化,首先是客观的法律关系因法律事实的存在而在当事人之间存在,界定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法律关系,是一般的社会关系还是法律关系,主要是排除法外空间;

2、法律关系部门化。法律关系可以分为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私法关系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关系是典型的私法关系;公法关系主要调整具有等级和隶属性质的关系,比如刑法、行政法法律关系。确认存在的法律关系是属于刑法、行政法还是民法,明确刑民交叉、行民交叉时的处理策略;

3、法律关系类型化,沿着民法十大类请求权基础逐步梳理可能的请求权。

法律关系作为一种条理化的法律思维,也是贯穿民法体系的一根红线,它将民事主体、客体、行为、各种民事权利义务等要素整合为一体,形成清晰的脉络。成文法所设计的各种法律效果也是对应于特定的法律关系。我国民法的体系也是按照法律关系的内在逻辑展开的。民法体系采用了“总—分模式”,区分了总则和各分编,总则规定了权利主体、客体、权利变动、法律行为、期间等各种法律关系共性的内容,具体的权利义务在各分则中展开,分为物权、债权、侵权、婚姻、收养、继承等。熟练掌握了具体的法律关系和其共性内容,便于我们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务问题。但是这种编撰的体系按照立法的逻辑编排的,我们需要按照适用的逻辑来进行重新组合和排布。十大类请求权将民法的内容归结为一个整体的思考步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查找,更好地发挥了法律关系分析类型化的优势。

4、法律关系具体化,沿着选定的请求权基础类型寻找最具体的法条,找到本案的请求权基础。

六、勾连多方主体

在涉及多个主体的情形,一般也是不同的两个主体之间有不同的侧面,在无权处分他人之物的场合,处分人和受让人之间可能构成善意取得,恶意受让人和原所有人之间可能存在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所有人和无权处分人之间可能构成侵权和违约。两两配对考察之后还要全面观察,才能把握整个法律关系的全貌。

七、围绕痛点进行排序

当事人的遭遇就是现状,想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期望,现状和期望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案件分析的重点,实现目标遇到的问题很可能就是案件的痛点,律师的工作就是寻找并消除痛点,帮助客户实现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应该是合理合法的目标。

围绕当事人痛点考察法律关系。现代社会,人无往而不在法律关系之中。我们不需要对所有的细节都进行法律关系的精细分析。就像案例分析中只针对题目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在现实的案件分析中,也主要围绕痛点进行法律关系分析。其他延伸的事实和法律关系只在影响痛点的时候才有必要进行研究。选定的请求权基础就是能够消除痛点的方案。

八、与四元结构的对比分析

序号

法律关系九步法

四元结构

1

识别法律主体

界定民事主体

2

罗列案件事实

判断法律行为

(此处法律行为可理解成具有民事法律意义上的事实,从而构成可自由处分的法律问题)

3

重构法律事实

4

法律关系主观化

保障民事权利

(民法上的权利分类多是类型化的思考,比如买卖合同,物权等),由基础权利生发出具体的请求权,请求权是权利遇到纠纷时实现和保障基础权利的功能性权利。所以,经由民事权利的定性,才能进一步细化到请求权

5

法律关系部门化

6

法律关系类型化

7

法律关系具体化

划分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的规定多体现为请求权基础规范,或者是补充规范,或者责任承担的补充规范等、责任减免的抗辩规范)

8

勾连多方主体

9

围绕痛点排序


其他两个步骤容易对应,我们从该书中的目录中,能清晰看到重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思考方法之间的对应。

D59BB7D2-5309-4CCF-9AB6-7FCC27CB7328.png

朱兰春律师基于对最高院案例实证的观察,提出了四元结构,受到了孟勤国教授的高度评价,

134BC671-EA31-4D69-B00F-D9EF0E0F5FE8.png


本书也受到了实务人士的关注和好评,很短时间就售罄,推出了第二版。

根据前面的对比,四元结构对最高法院案例的实证适用性分析结论,从某一方面也验证了法律关系九步法的适用性,因为其核心内核是一致的,只是一个是静态的四个方面的分析。另一个是动态的推进步骤的铺陈。虽然朱兰春博士没有特别强调四元的顺序,但是在其体系中仍然是和法律关系九步法的步骤一样的顺序来组织本书内容的。

所以,《诉讼精细化》可以和《法官如何裁判》一起来阅读,从而深化理论和实务的融合。巧合的是,在京东读者晒出的购买书单中,正好把两本书放在了一起,可能,有的读者也早已发现这两者之间可以相辅相成的作用。

对于实务经验丰富的人士,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分析和方法论指导。但是这并不构成理论或者方法论无用的论证理由。就好像,有的人并不需要游泳培训班就能游的很好,生活中遇到报班的人也会抱以一种优越感的同情,但这并不能改变大部分人需要通过游泳培训班来学会游泳,并且也是比较安全和推荐的方式,对于世界上最优秀的游泳运动员而言,则更需要理论和方法的更新与进步。

从伊藤滋夫先生《要件事实的基础》关于要件事实理论和案情分析的一段话中也能体现这种理论性分析论证的需要。因为你不能仅凭你的法感或者案感来说服别人,你需要通过说理的方式来说服。而方法论的书是提供理性说理论证的方法的书。

40E20E9F-7B42-4600-91F6-A520951C42A4.png

与法律人共勉。

来源:微信公众号“民法学人”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段清泉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段清泉
  • 文章103
  • 读者72w
  • 关注87
  • 点赞623

  法律顾问 ,高级经济师。擅长:要件诉讼九步法、民商法、企业内控建设等。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赞

(2) 更多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案例分析四元结构和法律关系九步法

消费:53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36课时/16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案例分析四元结构和法律关系九步法

消费:53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36课时/16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