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引导、促分流、创结对,建立高效实用的调裁处置机制
调解是化解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青浦区仲裁院通过长期与街镇调解组织的协同处置,总结了一套工作经验:
1、有序分流引导
根据上海市《仲裁受理前强化引导调解工作方案》,立案窗口加强案前引导和法律释明工作,先引导当事人至用人单位所在街镇调解组织调解;坚决不愿意至街镇调解的当事人,引导至驻院的区人民调 解室先行调解;部分案情简单的案件立案后分流至兼职仲裁员处进行先行调解。经过层层分流,保证案件经调解程序,得到快速解决。
2、优化处理程序
注重案前调解,为了发挥各街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各街镇社会事务管理中心增设调解窗口,加大基层直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力度,从源头上减少进入仲裁程序的案件。工作中加 强基层调解与仲裁审理的有序衔接、仲裁审理与监察处理的有序衔接,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
3、创双结对服务
自2012年起,青浦区仲裁院开始实施仲裁员与街镇双结对分片机制,建立了仲裁员与街镇调解组织“双结对”工作模式,结对仲裁员们负责对应街镇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
除此之外,青浦区仲裁院率先在全区11个街镇调解窗口实现了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录入系统全覆盖,这也是推进调裁衔接工作的重要举措。
二、重沟通、抓研讨、共促进,建立行之有效的裁审衔接工作机制
近年来,青浦区仲裁院为实现裁审无缝衔接,还与法院建立了疑难复杂案件研讨、案件信息交流等制度,统一了法律适用标准和裁审尺度。
每年定期召开裁审例会,双方通报阶段性或突发性的劳动争议办案情况,增进裁审相互了解,共同商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审判中的重大事项,交流办案经验。每年年底双方会就案件作全面的统计分 析,并预测明年劳动争议案件的趋势,探讨有效化解劳动争议案件的工作措施。联席会议机制的建立,为双方统一了裁审法律适用尺度和标准,也为仲裁员和法官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提供了交流平台。
如何统一仲裁和法院两个机构间劳动争议的裁审标准?青浦区仲裁院把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作为关键来抓,与法院建立了以下制度:
一是联络员制度。安排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事务、会议联络、信息交换、案件移送等工作;
二是案件通报制度。重大、疑难、群体性案件,仲裁院视情况将案情、矛盾焦点及发展态势预先与法院联系和沟通,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疑难纠纷;
三是内部资料互通制度。对于各自上级下发的一些指导意见、内部会议纪要等资料,双方及时汇总,并相互通报研讨。
三、人性化、便捷化、科学化,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群众满意度
实现调裁、裁审无缝衔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当事人,让他们感受到人性化、便捷化、科学化的服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为了探索基层调解工作新模式,促进调裁衔接,青浦区仲裁院作为全市强化先行引导调解工作的试点单位,制定了科学的分类引导方案,如涉及用人单位法人代表逃逸或者下落不明等无调解基础的案件 ,快速立案,同时与劳动监察部门及时沟通,调查取证锁定基础证据;如涉及当事人为注册型的企业案件,立案窗口直接引导至人民调解室,由人民调解室了解案情,及时开展调解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让当事人感受到仲裁机构人性化的服务。
在裁审衔接的过程中,青浦仲裁院也有很多人性化的措施,如帮助当事人函告法院协助财产保全;重大群体性案件,及时和法院互通信息,便于法院适时采取查封、冻结措施;为了让当事人方便去法院 申请执行,仲裁院在立案窗口开通“文件递达通道”,省去当事人等待、往返的劳累;对于个别文化程度低、书写以及参与庭审困难的群众,积极引导至法律援助中心解决困难。
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
本次听读5.8分钟 (12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