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Index/xlk_logo2.png)
法律适用通常被认为是逻辑三段论的应用。法律规定是大前提,将具体的生活事实通过涵摄过程归属于法律构成要件之下,形成小前提,然后通过三段论的推论,导出规范该法律实施的法律效力。大前提的寻找以及内容与意义的确定就是法律规定的萃取,这就属于法律解释与法律补充的活动。这应该才是完整的法律适用的过程。所以法律适用是一个从法律规定到案件事实以及最终得出结论(法律效果)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当体现在案件的庭审过程之中。
例如起诉状中诉讼请求的确定以及事实与理由的构建,答辩状中的抗辩,法庭调查对于案件事实的固定,法庭辩论对于正义的案件事实以及法律问题的辩论,都可以视为是对法律适用的过程的展开。根据一线法官的反应,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权利主张与法律适用不相匹配;其二,事实以及理由与法律适用不相匹。从中我们能够看得出,这不就是起诉状的必要构成部分——诉讼请求与事实以及理由。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诉讼本来就是由原告引起的,案件审理的核心就是按照起诉状而展开的。
如何解决现实中存在法律适用的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法庭的庭审活动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也是当事人以及代理人与法官共同参与的过程。就法律适用而言,主要还是体现在当事人双方——即原告与被告不同的诉讼地位以及不同的立场的基础上。对于原告而言,就是要极力促成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的符合性,从而才能够产生其所预期的法律效果。而对于被告来说,则是要摧毁原告所主张的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之间的链接。对于原告与被告而言,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对于原告而言,可以通过法律构成要件分析来解决法律适用的问题。法律规范一般是由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构成,而构成要件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要件事实,因而,所谓的案件事实是否能够与要件事实相符合,这将决定法律规范所确定的法律效果是否能够实现。因而,对于对于构成要件的分析来解决法律适用的问题是正确的路径之一。一般认为,所谓的法律构成要件分析思维是指,诉讼主体通过对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进行适当的分析,准确地理解、把握诉讼所适用的法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法律规定的寻找。为了提高检索效率和匹配准确度,原告可以对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的各类民事案由来初步确定案件事实所对应的法律关系,进而检索与此相关的法律规定,有效地提高案件定性和后续立案的准确率。
第二方面,法律规定的解释。对法律规定的解释工作是法律适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学方法论一直讨论的问题。例如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立法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习惯解释,逻辑解释等解释方法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但是在具体的案件中,还是需要综合考虑,综合运用,但是解释方法的使用也是有顺序的,例如文义解释优先性。
第三方面,法条的逻辑结构分析。立法是法技术的集中体现,黄茂荣先生在《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之中指出法规范有法律规定组成,而法律规定又由法条所组成。法律规定为组成法规范的承上启下的单位,只有当法条在一个领导性价值观点下组合一个包含构成要件以及法律效果的规定单元后,才能发挥不矛盾的规范功能。但法条也会有不同的分类,有完全法条、不完全法条(说明性法条,限制性法条,引用性法条),这就要需要分析不同类型法条的逻辑结构,来确定其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
第四方面,要件事实整理与归入。有些法条往往由多个构成要件组成,将全部事实归入法律规范每个要件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于原告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善意取得构成要件,法条规定的很明确,就需要全面的整理,在归入到案件事实之中。
以上部分主要是针对原告而言的,那么对于被告来说主要是抗辩的问题。我们还是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解决如何抗辩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应当依托法律构成要件组织抗辩。一般认为,所谓的法律构成要件抗辩思维是指,权利主张的对造方(如被告、第三人)围绕权利主张方的请求权基础法律规范,对事实与法律构成要件的匹配性进行排除。法律构成要件抗辩思维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构成要件事实抗辩。要件事实除了原告起诉状中的简单陈述,主要还是体现在法庭调查阶段原告的举证所确定的事实,是否与法律构成要件所要求的事实是否具有一致性,例如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比较明确,逐一分析,原告的证据是否能够满足善意取得构成要件,一旦有有构成要件不满足,就无法获得善意取得的后果,如此抗辩才有可能成功。
第二方面,要件逻辑抗辩。在大陆法系的国家,遵循的是演绎式的逻辑,如何从逻辑上寻找问题,是必须训练的能力。要件逻辑抗辩的重点在于推翻权利主张方的逻辑判断,无论是证据链条的形成,还是最终案件事实的构建,都需要满足逻辑规则的要求。而且,逻辑本来就是一种思维规则,如何寻找对方的逻辑漏洞,这样的抗辩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首发:微信公众号“秋水长天居士的小窝”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 律师
着力于民商事务纠纷处理,尤其专注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业务地办理与研究,以及围绕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产生的公司治理,合同起草、审查与管理,劳动人事,人身损害等纠纷的处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擅长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民商法理论钻研与司法实务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办案能力与品质。
我也要当作者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