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Index/xlk_logo2.png)
一、砍头息和复利计息
“砍头息”:指的是借款人欲借的款项与其实际到账的款项不同,贷款人预先扣除一部分“咨询费”,若没有超过规定期限,“咨询费”会及时返还,同时支付的利息是全部本金的利息(包括咨询费);若超过规定期限,则咨询费不予返还,同时支付的利息是全部本金的利息的二倍。
“复利计息”:正常的还款金额会随着还款的增加而减少,但是这种网贷平台的利息还是按照本金计算,并不会随着还款的减少而减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就是说,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没有超过年利率24%的,借款人应当支付利息,如果借款人不支付的,出借人可以强制执行。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年利率36%的,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原因,无效。如果借款人已经支付的,出借人对该部分构成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给借款人。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年利率24%小于年利率36%的,出借人请求给付时,借款人可以拒绝给付,并且出借人无权请求强制履行;借款人自愿给付的,出借人不成立不当得利。
二、苹果ID贷的特征
苹果ID贷是非常简单的一种新型借贷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苹果ID贷是现金贷的一个变种,它是一种新型的现金贷,从表明上看没有进行任何抵押,但实际上就是将自己的苹果手机抵押进去,因为一旦登陆对方的ID,对方就可以获取手机中的信息,并且手机功能被停止,总的来说,手机变成了一块“板砖”。苹果ID贷具有以下特征:
1、苹果ID贷的对象是使用苹果手机的客户,使用苹果手机的一般都是年轻人,比如学生或刚刚步入社会的人;另外就是急需用钱的客户。
2、苹果ID贷的借款周期比较短,仅仅几天时间。
3、苹果ID贷的贷款金额比较少,一般是一到两千。
4、苹果ID贷的借款条件是零门槛、无需抵押手机、无需查看征信,只需解绑自己的ID并登陆对方提供的ID。
三、苹果ID贷欠债不还者可能会遇到的讨债手段
1、掌握用户的隐私,包括照片、通讯信息等等。然后通过泄露贷款人隐私、污蔑毁损贷款人形象等威胁贷款人。
2、控制贷款人手机通讯录,获取贷款人通讯录信息,冒充贷款人向贷款人通讯录好友实施欺诈、勒索等。
3、辱骂、殴打贷款人。
4、实行骚扰贷款人、公开贷款人个人隐私、污蔑毁损贷款人个人形象等行为。
四、有些放贷机构或平台以手机回租、虚假购物再转卖等形式变相放贷款识别方法
首先苹果ID贷穿一个“马甲”出现的原因是,对于放贷的机构法律有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同时,该条第二款对民间借贷也进行了限制性规定:“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也就是放贷行为本身不属于民间借贷的行为,其与民间借贷属于完全不同的行为。
苹果ID贷穿一个“马甲”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自己不是放贷的行为。在法律上,进行判断的时候运用“实质认定”的规则,也就是说,无论放贷机构“穿了什么马甲”只要实质上属于放贷的行为,那么就认定为放贷行为。假如一些机构本质上实施的是放贷行为,但在名义上却是其他行为,此种情形下,该机构但凡实施的是只有金融机构才能实施的行为,该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犯罪的。
消费者在遇到“穿马甲”变相放贷款的情形应予以关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贷款利率、计息本金等法律规范进行相应的了解,对于高利率、扣除本金等的计息的情形及时举报。
五、落入苹果ID贷陷阱后的维权方法
对于这种不具有资质的苹果ID贷的机构,其很大程度上可能会达到刑法的高度。如果仅仅只有一两个用户遭遇此骗局,还不能将其认定为犯罪,因为其涉案金额过低,还不能达到刑罚处罚的标准。但是如果存在很多人的情况下就可能构成犯罪了。
第一,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第一时间报警,如果所有人都报警,那么金额就能达到刑法处罚的标准。
第二,保留相关凭证。用户需保留好购机时候的原始凭证,在遇到上述问题时,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的方式进行解决。
第三,放贷机构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获得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一般而言,金融机构作为出借方的“贷款”才能被认定为贷款。如果不属于上述条件的一定不要借贷。如果发现不具备放贷资质的机构非法开展贷款业务的,应当及时向监管部门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
(来源:赵虎律师的法律博客)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曾工作于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汉卓律师事务所。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
北京律协著作权专委会副主任,民建西城区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西城区十佳青年律师,海淀区优秀法律工作者。业务领域:竞争与贸易救济,知识产权,传媒娱乐。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