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法律咨询四步法(一)

免费 易胜华 时长/课时:20分钟/0.45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13,056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一、绪论

  1、法律咨询的难和易

  接待客户的法律咨询是律师的入门功夫,是基本功。当我们还在法学院校读书的时候,身边的亲友、同学就开始向我们咨询一些法律问题。有过几年经验的律师,都会深刻地感受到:法律咨询,说它容易,很容易;说它难,又特别难。

  例如,有人咨询我们,某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符合离婚条件,如何取得小孩的抚养权,这些问题对照法条就能得出答案,所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作为刑事律师,你咨询我一些商法的问题,我很可能答不上来。即使咨询刑事问题,刑法400多个罪名,知识点成千上万。如果有人咨询我一个冷僻罪名的量刑,我很可能答不上来。咨询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很多如何操作的问题,对那些欠缺实务经验的律师新人而言,那就难度更大了。

  法律咨询是律师实务操作的第一关。营销是如何让客户“找到你”,咨询是在客户找到你后,如何让客户“信任你”,委托你来办理这项法律业务。

  我们都有消费经验。买东西,大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餐馆吃饭大多是消费完了再买单。哪怕是只卖几百、几十块钱的东西,我们也会讨价还价半天。即便如此,我们还千挑万选,一不高兴就不买了。

  而法律咨询则是在很短的时间,和陌生的客户接触。短时间接触后,还没有正式提供法律服务,客户就需要支付给你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律师费。从客户角度来看,接触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他就要从口袋里预付几千、几万的律师费给你,这是多么艰难的决定。律师要在一两个小时内征服客户,让他掏出这么多钱,是多么艰难的挑战。

  再艰难的事情我们也要去做。有些律师已经做得非常成功,他们用很短时间让客户心甘情愿地掏钱。接待完咨询后,客户还感恩戴德,赞不绝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认真研究如何通过法律咨询征服客户,拿下业务。

  我做律师这些年,已经给客户做过近万例法律咨询(包括电话、邮件、当面等各种方式)。我有过迷茫的时期,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我用很长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咨询案例进行总结,同时也注意观察其他同行的法律咨询,摸索出来一套咨询的规律。我觉得,律师和医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律师的客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病人”,他们得的是“心病”。中医对患者“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用于律师的咨询流程,也是非常贴切的。“望闻问切”四步法,可以让律师在整个咨询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处置更加精准,取得最佳的咨询效果。

  2、接待咨询的态度

  “医者父母心”,律师接待法律咨询也是如此。律师接待客户时,态度应该像医生一样,温和、体贴。律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客户的信任,靠什么呢?归根结底,靠律师在咨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和品格。就是仁爱、真诚、体贴、负责。

  在我办公室的茶几上,有一盒纸巾。这包纸不只是自己用,主要是给客户擦眼泪的。咨询过程中,客户情不自禁要哭的时候,我就会抽出纸递过去。每当我们完成了这个动作,接下来的交流氛围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动作体现了我们对客户的关心和体贴。客户哭泣是他感情最脆弱的时候,在他最无助的时候能感受到律师的关爱和体贴,能够让他对律师产生信任。这种信任很重要。

  我注意到,在接待客户的时候,有些律师有些不太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要在客户面前体现专业形象,所以有点装,有点冷漠。这就可以让当事人觉得你很牛,接受很高的律师费吗?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对。要在短时间里走进客户的内心,律师需要通过很多细节、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打动当事人。

  前几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咨询,号码是国外的。客户在电话里告诉我,她男朋友在国内,也许是因为移民的问题被公安刑拘。在向我咨询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后,这位女士问我:“易律师,我是不是回到北京来给您办一个委托手续?”我说:“暂时不着急。从目前情况来看,您可能也在公安要抓的那名单里。还是让我们律师先去了解情况,免得您从国外回来,有可能会失去人身自由。”客户沉默了几秒钟,然后说:“易律师,我之前已经打了十几个咨询电话,解答的内容差不多。您是第一个提示我回国可能会有风险的律师。感谢您。”可想而知,通过这个电话,我用真诚体贴负责任的态度,完全征服了这个客户,赢得了她的信任。

  如果我们在接待客户咨询的时候,不急于求成,多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客户感受到律师的关心和体贴,获得客户的信任并非难事。

  3、接待咨询的目的

  律师接待咨询的目的,是为了“促成委托”。只有促成委托,客户交了律师费,律师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资金。在促成委托的同时,通过咨询赢得客户信任。咨询不一定能转化为委托,客户只是想咨询而已。客户虽然有委托意愿,但从律师角度来看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没有必要委托,或者是案件本身已经病入膏肓,救济途径全部用尽,律师已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赢得口碑。

  有些律师在接待咨询的时候特别务实。如果在某个客户身上挣不到钱,或者认为是垃圾咨询,他的态度就很冷淡,把咨询掐断,把客户打发走。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的客户,或者是未来免费的宣传员。即使有一些咨询,无法形成对我们的委托,也可以通过咨询为自己赢得口碑,让他心甘情愿为我们宣传,或者成为我们潜在的客户。“赢得口碑”也是法律咨询的目标之一。

  4、咨询的“四不原则”

  法律咨询的基本原则是:不轻信、不争论、不让价、不承诺。

  (1)不轻信

  在咨询之初,几乎每一个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或者他的亲属),都认为或者希望自己(或亲属)是无罪的,几乎每一个民事案子当事人都是理直气壮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法律上的麻烦呢?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客户呈现在律师面前的,大多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证据。或者是基于法律知识的欠缺,客户只关注到了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忽视了对自己不利的方面。

  所以,律师对客户的陈述不能轻易相信,否则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法律咨询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的咨询对客户也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会误导客户,错过最佳的风险控制时机。虽然我们想促成委托,也要独立判断,正确分析客户陈述的真伪,排除虚假成分,获得真实信息,做出准确分析。

  (2)不争论

  律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客户的陈述存在一些不真实的地方,或者就某一个问题,律师与客户的分析判断不一致。两种观点发生碰撞,有可能形成争论。我看过一些律师的法律咨询。法律咨询演变为辩论赛,双方争得脸红脖子粗。出现这种情况,显然很难形成委托关系了。所以,即使我们的观点与客户不一致,也可以暂时搁置,循序渐进,适当的时候再想办法改变客户的观点。

  (3)不让价

  咨询一开始的时候,律师可能感觉客户比较有钱,或者是案件的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委托费用报价较高。在咨询过程中,客户提出自己面临的困难,不断讨价还价,甚至摆出一副姿态:“这个案子我咨询了好几个律师,某律师才收3万,你却要20万。”有些律师沉不住气,报价直接降到3万甚至更低。往往是直线降价的时候,委托成功的概率非常低。这种让价让客户觉得水分太大,或者担心服务质量严重缩水,因而心存疑虑。

  当然,“不让价”只是原则,我们可以找到其他变通的办法。

  (4)不承诺

  很多律师都明白“不承诺”的重要性,在接待咨询的时候却总是绕不过去。律师向客户承诺结果,不仅违反执业纪律,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风险。客户希望律师对案件结果做出承诺,这很正常。但是律师又不能给承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答案是:我们不可以给“承诺”,但是我们可以给“希望”。“希望”和“承诺”是两个概念。“承诺”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而“希望”是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客户并不傻,他们也知道,律师承诺了也没有用,案件最后的结果不是律师说了算的。

  客户要的是一种安慰,实质上也就是“希望”。“承诺”转换一下形式,就是“希望”。这个“希望”并非泛泛而谈,是建立在事实、证据、法律基础之上,建立在律师的办案策略基础上,是有根有据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它的效果和“承诺”并没有太大区别。律师如果连“希望”都不给客户,那客户为什么委托律师呢?

二、咨询的前期工作

  1、场地选择

  第一,法律咨询的场地应当尽可能安排在律师事务所。

  我注意到一个规律:凡是到客户场地(如客户家里、公司)提供法律咨询,委托率较低,而在律所提供咨询,委托率相对而言较高。

  除非客户与律师交情不一般(朋友、熟人),或者确实有难处(生病、着急),否则,我们应当尽一切可能把咨询场地选择在律师事务所。客户到律所来咨询律师,体现了对律师的尊重,也说明有委托的诚意。如果客户对律师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杯茶水、几根香烟就打发了,那就难以体现出律师的尊严和咨询的价值。

  很多律所的装修非常气派。把客户带到律所几千平米的场地,让他看看律所的办公环境和专业氛围,他会受到强烈的心理暗示,产生信任和依赖的感觉。让律所主场烘托出律师的气场,让客户感受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一支强大的团队。

  第二,尽量选择私密空间。

  在工位上或是在律所的公共区域接待客户咨询,效果不会很好。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例如会议室或借用同事的办公室,效果会更好。客户都希望咨询过程中不被干扰,有些交谈的内容可能带有私密性,不想被外人听到。所以,选择私密空间接待咨询,对于确保咨询效果、促成委托是很有帮助的。

  有些年轻律师认为,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租金太贵,在哪儿都能谈事,何必花钱租办公室。这个观点一定要改变。在很多客户看来,能租得起办公室的律师,必然是有能力的律师,是业务做得不错的律师。在商量律师费的时候,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办公室一年的租金,一个案子上的溢价也许就值回来了。律师在办公成本方面,要舍得投入。

  第三,场地布置要体现律师修养。

  有些客户对场地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有时候,律师办公室一个小小的饰品就可能获得客户的信任,在收费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有一位同事,他的收费是每个案件几十万甚至更多。而他办公室的布置是很讲究的。书籍,字画,盆栽,桌椅等,包括堆积如山的卷宗,都能对客户产生影响。他从来不打高尔夫,但是办公桌边上就摆着一副高档的高尔夫球具。这个道具意味着有钱、有闲,意味着律师的业务能力和交际广泛。谈到委托费用的时候,客户都不好意思说低价。

  一般情况下,法律咨询时间非常短,最多只有几个小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律师要获得客户的信任和委托,就必须向客户提供很大的信息量。这些促使客户最终下定决心委托律师的信息,不仅来自于律师咨询的内容,还来自律师的谈吐、衣着、办公环境。客户是根据综合印象做出决策,也就是几个小时内接受的信息汇总起来得出的结论。在这么短时间内,我们要将对我们有利的信息,能够体现出律师能力、水准、情调、品格的信息,尽量提供给客户。所以,办公环境的布置是很重要的。

  场地选择也有一些禁忌,例如:

  (1)喧嚣嘈杂的户外。有些律师在电话里和客户相约见面的地点是:马路边、某个报亭、工地、商场门口等等。我觉得这不合适。搞得像特务接头一样,你一句我一句,怎么可能谈成委托呢?那么嘈杂的环境下,律师能提供给客户什么有利的信息?法律服务的专业性、权威性怎么体现?

  (2)过于狭窄的空间。有些律师在汽车里面接待客户,提供咨询。空间非常狭小,律师和客户面对面,肩并肩,耳鬓厮磨,显得太随意了。靠得太近,没有神秘感,缺乏权威性,这样的咨询也是很难促成委托的。

  (3)生活气息浓郁的场合。一些律师会在自己家里,或者酒店房间,浴室里接待客户提供咨询。生活气息过于浓郁,冲淡了法律咨询的专业性,咨询的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2、服饰选择

  律师事务所一般会要求律师着正装上班,一些小律师事务所对律师着装没有特别的要求。服饰也是客户在接受咨询时接收信息、做出判断的重要因素。

  我刚入行的时候不知道服饰的重要性,夏天穿背心拖鞋上班,然而没有一个客户找我咨询。这样的穿着,客户可能认为我不是律师,或者虽然知道我是律师,但觉得我不靠谱。一个律师对自己的衣着都不上心,怎么可能会重视客户的事情呢?

  律师在着装方面要体现自己的专业性和修养,还要体现律师的品味,例如:手表、皮鞋、胸针、袖扣。当事人在咨询的时候,他们也在打量律师,寻找信息,判断律师的身价。如果律师的眼镜、手表很名贵,那么肯定身价不菲,谈律师费肯定比一般人高。如果律师的手表很低端,抽的烟很廉价,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律师没赚到什么钱,费用不会太高,业务水平也不怎么样。这就是当事人的逻辑。一些有钱的客户要找很好的律师,他们没法从专业上判断,只能从穿戴上判断律师的收入情况,从收入判断律师的能力。所以,律师服饰的档次是很重要的。

  我认识一位律师,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手上戴一枚硕大的金戒指,上面镶着一颗大宝石。这种装束可能很对一些土豪客户的味儿,但是一些低调高端的客户会觉得太俗。

  在服饰方面要避免过犹不及。律师毕竟不是模特,不是演员。过多的装饰会分散客户注意力,不利于沟通。有的女律师穿着低胸装、超短裙接待男客户,你让客户眼睛看哪里好呢?客户想入非非的,哪有心思听你分析法律问题啊?说着说着,就要跑题了吧。

  3、资料准备

  经验再丰富的律师,也会有知识盲区。在咨询开始前,律师还需要准备一些资料。

  如果是临时来的客户,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律师也可以用来解决知识盲区或者重温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咨询可能涉及到的法律知识要点,用最快的速度消化、掌握,剩下的就靠自己平日里各方面的积累了。

  如果时间宽裕,则资料的准备越丰富越好。不能仅仅是法律规定,你会百度,客户也会。如果客户在律师这里获取的信息和他从网上获取的信息一样,咨询的价值在哪里?他为什么要请你?律师在资料搜集方面的能力,应当比客户强很多。

  咨询前资料的准备,主要包括:

  (1)法律规定。不限于与咨询内容直接相关的法律条款,还应当包括相邻的、近似的法律规定,咨询过程中如果话题发散开来,有可能会涉及到这些规定。也不限于大的法条,还应当涉及到更细一些的部门规定、批复,以及程序上的操作规范。

  (2)学术界的权威观点。对于法律规定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学界的权威观点来进行丰富。

  (3)相关判例。对客户而言,法律规定和学术观点难以理解和接受,而以往的相关判例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对于情况近似但处理结果截然不同的判例,律师在准备工作中也要充分研究,找到根据。

  (4)同类案件的新闻报道。影响较大的同类案件的新闻,其起因、发展过程、处理结果,对客户具有生动的参考和示范作用。舆情的走向对案件的影响,也是律师可以为客户分析的内容。

  总之,在接待客户的过程中,律师要掌握大量的法律素材,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编辑,咨询中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这既是律师跟客户交谈的素材,也是征服客户的子弹。如果律师没有准备好这些枪支弹药,很容易陷入无话可说的困境,导致咨询的失败。

来源:微信公众号|易辩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易胜华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易胜华
  • 文章21
  • 读者23w
  • 关注161
  • 点赞196

  北京勇者律师事务所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等高校硕士研究生联合导师。曾荣获《亚洲法律杂志(ALB)》“中国十佳诉讼律师”、“十大优秀辩护人”、“北京市优秀律师”等称号。拥有深厚的法律功底,极为丰富的刑辩经验,主要著作:《别在异乡哭泣》。

  擅长业务:擅长职务犯罪、金融商事犯罪、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的辩护。常年担任数家大型公司企业法律顾问,有着极为丰富的谈判经验,擅长企业刑事风险防范。

  标杆案例:房地产巨富李某携款外逃案;南昌精彩生活公司组织、领导传销案;河北某钢铁厂董事长重大责任事故案;雪碧中毒案;“军二代”小志强奸案;打工妹小华走私毒品案;东莞理工大学命案;全国唯一一例“网民状告新浪微博”胜诉案;凤凰卫视侵犯网络著作权案;丰田金融公司虚假贷款案;某市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受贿案;辽宁某市交通局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庐山3.9特大森林火灾案;唐某某贩卖、运输毒品死刑复核案;徐某某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河北唐山吕某抢劫杀人死刑案;震惊全国的山西检察官杀人案;崔某某重大责任事故案;浙江某市特大盗窃犯罪团伙案;庐山太乙村特大交通事故案(死亡22人)等。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法律咨询四步法(一)

消费:66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45课时/20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法律咨询四步法(一)

消费:66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45课时/20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