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Index/xlk_logo2.png)
一、原文概述
作者在本章节中主要表达了如下观点:
1.当你决定不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你在案件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且有了胜诉的把握。但这个时候,法官通常还没有将案件了解得那么全面和透彻。因此,这时,即便你对案子的胜诉再有信心,也最好不要表现出来,否则只能遭致法官的反感,达不到好的庭审说服效果。这个阶段,你最应当做的就是,客观精确地向法官论证你观点的合理性,以及对方观点存在的瑕疵和漏洞,让对方被迫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是说服法官的最好手段。
2.就此,作者引用了威利.拉特利奇大法官一句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只能通过曲解一个案例才能获得胜诉的话,那么即便你真的这么做了,通常也不会胜诉。”
3.要想客观精确地对待自己的案件,必须要坚持这样的原则:不要向法庭作出连自己都认为是错误或不真实的陈述;如果某个观点连你自己都拿不准也不要向法庭陈述。
4.绝对化的否定性观点,通常很难被证明,也就难以让法官采信。所以,当你发表否定性结论的时候,必须限定一个适用范围。比如“在贵院的管辖范围内从没有提起过该类诉讼”,这样的结论显然过于偏激也易被遭到驳,更不容易被人一下子相信。如果前面加一句“在我们目前能够查询到的范围内”,有了这样的适用条件,这个观点的说服效果就不一样了。
5.不管基于什么原因,不客观精确地处理自己的案件,都会让律师在法庭上的可信度降低,这对律师来说都是无比巨大的损失。
二、借鉴价值
在该章节中,作者主要表达的是,律师在法庭中的观点必须是精确和客观的,否则就无法说服法庭,这是一个通用的规则,与在哪个法域从事律师执业并无关系。前面我们已多次讨论过,法官是个保守的角色,因此只有安全性高的观点才容易被采纳。而条理不清,容易隐藏危险,也正是如此此类的观点,易被法庭拒绝。
前一段接触了一个这样的一审案件,当事人对案件的预期特别高,主要依据是他的法律顾问出具的庭前策略分析。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个分析并没有建立在对案件进行精细化处理的基础上作出来的,甚至有些事实仅是基于当事人单方的陈述,并没有有效的证据证实。这样的案件准备,只能满足当事人在程序上的需求,而在实体上根本达不到说服法官的精度要求。对法官来说,观点越精细,事实越精确,法律规定越明确,适用风险越小,法官就越喜欢。相反,当一切都含混不清的时候,法官为了控制自己的裁判风险,只能将之转嫁给某一方当事人了。
我们在办案的时候,时刻要牢记:越是精确的观点越有说服力。尤其是对处于二审或再审阶段的案件更是如此。依我的经验,二审或再审法院通常给予原审的认定以优先效力,毕竟上级法院在个案中考虑的不仅仅只有事实问题、法律问题和程序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律师想要其主张获得法官支持,更需要精细客观的论证。
案件的精细化其实是项工作习惯。很多同行缺乏这样的习惯,可能与我的传统有关。我们更喜欢定性分析,而不习惯定量分析,尤其是对我们这个职业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定性分析必须以定量分析为前提,没有定量分析作为支撑的定性分析是极其危险的。在个案中,定量分析是法官的工作方式,如果我们的工作标准达不到法院的标准,就难以说服法官。对法院来说,定量分析不仅是一个工作标准,更是一个安全标准,而这个安全标准就是胜诉标准。
其实要实现案件精细化并不难。在事实上,先要明确在一个案件中需要查实哪些要件事实,然后搜集证据去证明这些要件事实确实存在,尤其是案件中涉及的数据,要做到每个数据的来源和出处都非常明确,只有做到这些,法官才会相信你真得掌握着案件的事实真相。在法律适用上,要学会充分运用案例说服法官,因为每个案例有一套成功的说服方案,背后都有一个法官的采信标准。现在有了大数据,对于提高律师在法律适用上的精细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不明确的环节,也不要指望法庭在任何一个问题上蒙混过关,否则面对不利后果的一定是我们的客户。
总而言之,律师一定要学会对案件进行定量分析,客观精确地对待自己的案件,切忌自欺欺人。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福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兼职硕导,icourt写作课与合同审查课讲师。本科毕业于福州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
微信公众平台“法悟”(ID:fawu100)运营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