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Index/xlk_logo2.png)
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职工享有劳动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企业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企业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企业应当将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职工。上述这些规定,明确了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必须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企业以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不能单纯依据规章制度对该行为是否达到严重程度的认定,而应综合考虑企业解除与职工劳动合同所依据的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及相关证据、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
企业规章制度不能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一些企业在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本企业的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或者在规章制度中直接规定制度是本劳动合同的附件,这是不可取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是企业与职工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有关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后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变更。如果规章制度属于劳动合同内容的组成部分或者是劳动合同的附件,则表示企业在修订、更新规章制度时需要与每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协商确定,并且采用书面的形式变更;如果职工拒绝协商变更,则修订、更新后的规章制度对其不产生法律效力。从法律性质上来看,劳动合同是企业与职工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而规章制度则是企业基于管理及工作秩序而制定的规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1.规章制度的分类
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按民主程序建立支撑劳动合同制度运行的企业规章制度,通常包括:
1)工作考勤制度;
2)工资管理制度;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公司考核制度;
5)公司保密制度;等等(相关规章制度的参考文本,请参考《企业与法手册》)。
规章制度中对劳动合同解除的条款应规定的具体明确,需结合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潜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建议企业不要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所有的规章制度全部并入公司的员工手册,理由是:
1)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除了依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公司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外,还有公司的规章制度。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依据。由于劳动纠纷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劳动法规的不断更新完善,以及实践中复杂多变的劳动争议的司法判例,建议企业按管理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制度,以利于根据司法实践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纠纷;避免将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并入《员工手册》,一成不变,缺乏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失去了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目的。
2)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必须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因此,企业不可以在员工手册中规定几条安全生产的条款来代替公司的安全生产制度。同时,如果将完整的安全生产制度并入职工手册中,则篇幅过于冗长。
3)公司保密制度,是企业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在处理商业秘密案件的司法实践中,许多公司因为没有保密制度而被法院认定为该企业不存在商业秘密。
2.制定规章制度的流程
程序守法是现代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实体内容是正确的、合法的,但如果没有经过法定的程序作出,则属于无效的规章制度。依法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只限于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其他事项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全属于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的范围,可以不必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来制定。
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流程通常为:
1) 主管部门草拟;其他部门提出修改意见;
2) 企业管理层的修改意见;
3)法律顾问修正,形成征求讨论稿;
4)公告向全体职工发布讨论稿;可以选择向个部门的职工发放意见表征求意见;职工提交意见;按职工提交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规章制度修改稿;
5)就修改稿,企业管理层与工会平等协商(或与职工代表协商),协商纪要一试两份需要到会人员签字;形成规章制度协商稿;
6)法律顾问审查;
7)企业管理层研讨决定,形成正式稿;
8)公示和告知;
9)告知文件等存档。
上述流程中4,5,8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要流程,否则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程序不合法,属无效规章制度.
3.职工代表的产生
如果企业暂时没有工会的,需要选举出职工代表。《关于选举职工代表的文件》,可以参考《企业与法手册》。
4.公示或告知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将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职工。公示或告知的方式通常是:
1)通过企业内网或email发送规章制度的PDF文本(事后请职工书面签字确认);
2)企业培训(需注明: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在培训向职工送达规章制度的PDF文本;
3)劳动合同约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条款中约定规章制度可以通过email的方式送达PDF文本,职工确认已经收阅;
4)职工入职申请中的声明条款,确认已经收到相关规章制度的PDF文本。
尽量避免如下公示或告知的方法:
1)企业内网公布(举证困难);
2)电子邮件告知(举证困难);
3)公告栏张贴(举证困难,就是企业有GPS照片实践中也有争议)。
5.规章制度的实施
1)管理层的支持是决定企业制度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企业规章制度的实施应当自上而下地开展。
2)企业制度的执行主体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岗位,实施规章制度需要将履行义务同步到不同的岗位和流程中,让企业不同业务部门和职工都能够承担起履行制度职责。
3)制度培训是介绍制度制定背景,相关岗位责任,制度主要内容与实施方式的重要途径,增强企业各部门及职工对制度体系和制度要求的认识。为促进制度实施,企业可针对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培训专题设置培训计划。
4)制度要得到职工的自觉执行,需要设置合理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从需要企业人力资源、财务、业务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在设置合规绩效考核时,各部门应当与人力资源等部门沟通合规考核内容、权重、后果、处置方式等事宜,将制度的具体执行融入企业整体考核体系之中。
5)违规责任追究是落实制度管理责任的直接体现,制度实施即意味着管理层与职工遵守合规义务、正确履行合规职责。而违规责任追究机制使得职工能够在事前清晰了解违反制度责任后果,为员工提供了可预见的行为规范指引。违规责任追究机制需要在制定程序、制定内容上合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的实行,离不开追责流程、追责情形、追责方式、救济程序等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
6.规章制度的修订
企业规章制度需根据法律法规的修订与近期的司法判例及时 修订。企业需要随时关注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修改及新法的颁布,对相应的条款予以增补;企业要尊重工会或职工代表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建议修改权,协商修改相应内容;同时,企业要根据规章制度实施的情况,针对企业发展及经营环境的变化,对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修正。
首发:微信公众号“企业与法”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苏州大学国际法学硕士
擅长领域: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联系电话:037 0624 9091 电子邮箱 counsel@attorney.net.cn
通过全面了解客户企业的管理现状,优势与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组织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就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法务培训,如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的法律风险控制,人力资源风险的预防等,通过研讨达成共识;针对管理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风险,为企业修改或起草制度,并依法制定企业的规章制度;依据企业的制度,更新实施制度的法务流程。
通过法律顾问在日常工作形成的与企业管理有关的法务信息进行整合,编撰与更新网页版的《企业与法手册》,与企业经理人就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信息进行离线共享。主要栏目有:法律顾问;知识产权;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网络安全;投资策划;物流管理;基础设施等等。经理人可以即时了解和预防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控制与减少各类纠纷的发生。
我也要当作者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