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刑辩律师审查传销犯罪涉案行为需从五方面入手

免费 唐柏成 时长/课时:13分钟/0.28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3,608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在判断一个传销行为是不是刑法所规定的传销犯罪行为时,关键要看这其中有没有实质的商品或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的价格有无虚高。同时,也要审查传销组织的收入来源等其它几个方面。实务中,刑辩律师在办理组织领导传销犯罪活动时,一般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注意审查。

一、涉案传销活动是否为刑法所打击的传销犯罪活动

  我国对于传销活动的禁止,从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的《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到刑法修正案七增设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所谓传销行为,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禁止传销条例》第7条规定了“拉人头”式传销、收取“入门费”式传销、“团队计酬”式传销等三种传销活动的形式。而传销犯罪行为,根据现行刑法第224条之一的罪状描述:是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由此可见:刑法第224条之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将“拉人头”式传销和收取“入门费”式传销纳入刑事打击范畴,对“团队计酬”式传销未作规定。

  根据《刑法》、《禁止传销条例》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对以销售商品为目的、以销售业绩为计酬依据的单纯的“团队计酬”式传销活动,不作为犯罪处理,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行政处罚。而对于以“团队计酬”方式作为幌子或者掩护,实质属于“拉人头”式传销或者收取“入门费”式传销的,仍应当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定罪处罚。很明显,现行刑法作为犯罪进行打击的传销活动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诈骗犯罪,是以传销为名行诈骗之实的传销诈骗犯罪行为。骗取财物,是刑法所打击的传销活动的本质特征。换言之,我国刑法作为犯罪进行打击的传销活动是诈骗型传销,而有实质商品交易、实质服务提供的经营型传销(或谓之传统型传销)不再以犯罪进行打击。

  至于何谓诈骗型传销?笔者认为:在具体的传销犯罪活动中,都会伴随有商品或服务的推出,但传销诈骗活动里的商品或服务,不符合我国现行法秩序所容许的市场交易的等价有偿原则,即其所推出的商品和服务与其所获得的价款划不了等号,此时的商品或服务仅是传销诈骗犯罪行为人行使诈骗行为的一个道具而已。

  因此,我们在判断一个传销行为是不是刑法所规定的传销犯罪行为时,关键要看这其中有没有实质的商品或服务交易、价格有无虚高,同时要看传销组织的收入来源。有实质的交易、且等价有偿的,则不是刑法所打击的传销犯罪行为;没有实质交易、价格虚高的,则是刑法所打击的传销犯罪行为;收入来源于传销参与人员的入门费、人头费的,则是刑法所打击的传销犯罪行为;收入来源于商品销售、服务提供的,则不是刑法所打击的传销犯罪行为。

二、涉案行为客观上是否符合传销犯罪的三个客观要件

  根据刑法第224条之一的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组织、领导以拉人头、收取入门费的方式开展传销活动,骗取财物。那么,传销犯罪在客观方面的三个重要构成要素应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骗取财物。因此,辩护律师在审查涉案行为时,在客观方面应着重审查涉案行为是否符合该三个构成要件:

  首先,实施的是否为组织、领导行为

  刑法第224条之一规定只有组织者和领导者才构成犯罪,只有组织者的组织行为和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才属于刑法打击的行为。

  至于“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对分散的人或事物加以编制,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因此,在传销组织中,组织行为一般是指策划、纠集他人实施传销活动。

  至于“领导”?是指领导者设定目标,运用权力率领和引导组织或个人按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法实现预设目标的行为或行为过程,也是领导者向运用权力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行为或行为过程。因此,在传销组织中,领导行为主要是指在传销组织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员,对传销组织的活动进行策划、决策、指挥、协调的行为,也包括一些幕后组织者对传销组织的实际操纵和控制行为。

  其次,实施的是否是传销活动

  刑法第224条之一将传销活动定义为:组织领导→经营为名→收取入门费→组成层级→按人头计酬→引诱、胁迫参加者发展人员→骗取财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刑法第224条之一只规定了两种传销犯罪行为:一是收取入门费型;二是拉人头型。这与国务院的《禁止传销条例》有所区别。国务院的《禁止传销条例》中传销分为三种:一是拉人头,二是收取入门费,三是团队计酬。而刑法224条之一的传销行为不包括团队计酬。第二,刑法第224条之一所规定的传销,罪状表述中用了个“并”字,即刑法所打击的传销要求同时具备收取入门费和拉人头这两个条件,而《禁止传销条例》中的传销是只要具备收取入门费、拉人头、团队计酬这三种类型之一即可。

  当然,2013年11月14日的《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把形式上的“团队计酬”传销行为作为犯罪处理,实质上就是认为该种形式还是属于拉人头。

  最后,是否骗取了财物

  骗财,是传销犯罪活动行为的性质,是传销犯罪的本质特征,是本罪独立的客观要素,也是界定传销活动是否构成犯罪的界线。有实质交易,没有骗财的,就不是传销犯罪;没有实质交易,进行骗财的,才是传销犯罪。所以,辩护律师在审查本要素时,应注意严格审查有无交易合同、合同有无实质交易、合同有无实际履行等。

三、被追诉人员是否有组织、领导传销犯罪活动的主观故意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或非法牟利目的(理论有争议)。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传销行为,为国家法规所禁止,但为达到非法牟利或非法占有的目的,仍然实施这种行为,且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希望和积极追求的态度。

四、被追诉人员是否符合传销犯罪的主体规定

  本罪追诉的主体是组织者、领导者及从事传销犯罪活动的单位。

  至于具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的认定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20l0 年5 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八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13 年11 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二条第一款均进行了列举式的部分规定,我们可以结合前文论述的组织行为、领导行为予以综合审查判断,具体不再展开。至于构成单位犯罪,一般需要把握两个要件:一是以单位名义实施;二是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本文限于篇幅,也不予展开。但关于本罪主体的认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在自然人犯罪方面: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法律的规定,即本罪只追诉组织者、领导者,因此,参与传销活动的一般参与者及积极参与者并不构成本罪。当然,如果积极参与者的行为符合组织、领导行为的,则直接以认定为组织者、领导者进行追诉即可。

  在单位犯罪方面:根据刑法第231条规定,传销犯罪活动,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 年6 月18 日《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2 条、第3条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 处。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符合前述规定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而对其组织者和主要参与人以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

  以单位名义实施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的:对于受单位指派,仅从事劳务性工作的人员,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五、涉案传销活动是否达到了司法解释规定的追诉标准

  《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将传销犯罪的追诉标准规定为:30人且3级以上。辩护律师在审查应予以注意的是:

  第一,30人与3级属并列条件,必须同时符合,而不是仅符合之一。

  第二,关于人数和层级的认定,前述《意见》明确规定是传销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的人员(包括组织者、领导者本人)在30人以上且层级(包括组织者、领导者本级)在3级以上,而不能理解为组织者、领导者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传销活动人员人数在30人以上且身份等级在3级以上。

  第三,对30人的质的要求必须是实际参与传销活动的人员。因此,对于传销组织内部那些没有获得加入资格、不属于传销组织中某一导层级的单纯提供劳务的人员,如清洁工、厨房人员等,则不能计为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的人员。

  第四,关于“虚点”及“退单”人员是否应当计入相关人数的问题。“虚点”,是指传销参与人员为了获取较高的等级以致获取较高的收益,由自己支付相关入门费,以其亲朋好友或其它人的名义虚假加入传销组织、冒充其下线。“退单”,是指传销人员加入后至案发时已退出的。关于“虚点”与“退单”人员,根据刑法的谦抑精神及从社会实际危害性的角度出发,应当不予计算。

  以上,就是笔者的几点经验之谈。实务中,应对涉案行为进行全面审查,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唐柏成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唐柏成
  • 文章11
  • 读者7w
  • 关注10
  • 点赞59

  广东际唐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刑事部主任,刑辩力诈骗犯罪辩护研究中心主任,深圳福田律师学院特聘讲师,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刑事辩护规范化研究”课题组成员,《刑事辩护规范化》撰稿人。

  从事法律学习研究、律师业务工作十余年,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曾先后在《深圳律师》《中国商报·法治周刊》以及其它自媒体平台上公开发表理论研究文章多篇,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具有独特、深入的分析及论证能力。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刑辩律师审查传销犯罪涉案行为需从五方面入手

消费:40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28课时/13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刑辩律师审查传销犯罪涉案行为需从五方面入手

消费:40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28课时/13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