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对销售假药罪的一点思考

免费 卢意光 时长/课时:5分钟/0.12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669人 点赞 分享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销售假药罪”,在实务中争议非常大,如何认定销售?如何认定假药?行刑如何衔接?有一连串的问题值得讨论。

一、“使用”与“销售”的界限?

  医疗机构采购药品,提供给患者,一般不被认定为“销售”行为,而是认定为使用行为。法律依据是《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3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应当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负责”。由此可见,医疗机构给患者提供药品,认定为使用是有法律依据的。

  但是,有人提出质疑,医疗机构采购药品以后,并非原价提供给患者,医疗机构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药品差价,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认定为药品销售呢?另外,患者拿着处方,到药房购药,为销售;到医院购药,为使用,两者行为一致,为何性质不同?跨境医疗中介公司为患者从国外带回药品,应该认定为销售还是使用呢?

  因此,有必要明确销售和使用到底有什么区别?

  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使用”为“使人或器物等为某种目的服务”;而 “销售”为“卖出(货物)”。因此,可以理解为,医疗机构使用药品是有其治疗目的,而药品销售企业是为卖出药品而销售,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其行为的目的。实务中,如何认定销售还是使用,可以参考这种理解。

二、无差价“代购”药品是否属于销售行为?

  “代购”,顾名思义,代为购买。如果赚取其中差价,认定为销售没有太大争议,实践中也有很多以此认定为“销售假药罪”的判例。但是,如果是无差价代购呢?

  有些跨境医疗旅游企业,完全是为了给自己的客户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从而无差价代购,这种行为是否应当认定为销售假药,并受到刑法的规制?

  我认为,认定为销售假药,与“销售”的本意不符,因为销售的本意是通过销售行为赚取利润,而无差价代购并不通过代购而获取利润,按照刑法的抑谦性,该种行为认定为销售假药罪不太妥当。而且,根据上述“使用”与“销售”的区别,无差价代购不符合销售(为了卖出药品)的目的。

  当然,药品流通属于行政许可范畴,受到高度的行政监管,其用意在于通过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从而保证药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因而,代购,即便是无差价代购,也属于违反药品流通管理制度,违反药品管理法第39条:“药品进口,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经审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进口,并发给进口药品注册证书”,所以,无差价代购并不合法,应当受到禁止。

  因此,跨境医疗旅游企业,不应该进行代购,包括无差价代购。

三、假药的认定

  假药的认定,历来是个难题。药品管理法第48条对假药认定的几种情形,一直以来受到很多争议。比如“以非药品冒充药品”。

  2009年,国家药监局有过《关于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整治行动的公告》,其中规定“凡是在标签、说明书中宣称具有功能主治、适应症或者明示预防疾病、治疗功能或药用疗效等,以及产品名称与药品名称相同或类似的食品、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未标示产品批准文号产品,均为非药品冒充药品,属于此次整治的范围。”如果按照这个公告,大量宣称可以治病的保健品、消毒产品都属于“以非药品冒充药品”。但是,药品管理法第77条同时规定,对假药、劣药的处罚通知,必须载明药品检验机构的质量检验结果。如果没有任何批准文号的产品,如何进行质量检验呢?

  不难看出,这个公告与药品管理法有关假药的规定存在矛盾,按照依法治国的理念,这个公告是不合法的,不应该作为执法的依据。

  但是,那些老百姓都一眼看得出来“以药品冒充药品”的假药,却在执法中由于无法出具药品检验机构的质量检验结果,而无法给予行政处罚,似乎不合情理。

  因此看来,药品管理法第48条第3款可以加上一个兜底条款,把《关于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整治行动的公告》中拟打击的对象列入其中,从而对现实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有严重社会危害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给予必要的法律制裁,以切实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及用药安全。

                                                                                                          (文章来源:上海律协)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卢意光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卢意光
  • 文章1
  • 读者673
  • 点赞2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委会侵权论坛副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医药健康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生命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

  卢律师擅长医疗、药品、医疗器械领域的法律服务、争议解决。长期在医药健康行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能够处理涉医涉药复杂、疑难法律问题。执业以来,由于其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并且长期受邀为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人民调解机构、医药企业等讲解《医事法律与医疗安全》、《医患纠纷的预防与处置》、《医疗机构法律风险管理》等。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赞

(0) 更多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对销售假药罪的一点思考

消费:16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12课时/5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对销售假药罪的一点思考

消费:16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12课时/5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