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农民收购玉米案和气球枪案应无罪

免费 余文唐 时长/课时:8.7分钟/0.19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225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原标题:犯罪的本质特征与刑法的个案适用——罪罚玉米收购与气球射击的法理辨思

一、本文话题的由来:收购玉米与气球射击的罪罚

  本文话题的由来是2016年的两起案件:其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有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王力军,从临近村庄收购玉米贩卖给粮库或公司。因未办粮食经营许可证及工商执照,2016年4月15日被临河区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退缴的非法获利人民币六千元由侦查机关上缴国库。其二,“天津老太”赵春华在街头摆气球射击摊,因6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于2016年12月27日被天津市河北区法院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6个月。与赵春华一同被带走的,还有其他12位摊主。该两起案件均导致舆论哗然,也引起刑法界对当前刑法理论的检讨。有幸的是,最高法院于2016年12月16日,指令由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级法院对王力军玉米收购案进行再审。然而气球射击案的赵春华在最高法院对王力军玉米收购案作出再审指令后的第11天被判刑,其他的12位摊主或被羁押在看守所或被取保候审,看来也是难以逃脱被刑事追究的厄运。

二、犯罪特征的认识:社会危害与触犯刑律的博弈

  为何法院会对前述两起案件予以定罪处罚?又为何判决会导致舆论哗然、专家讨论以致最高法院对王力军玉米收购案指令再审?在笔者看来,这里涉及对犯罪本质特征的认识问题。对于犯罪的本质特征,以往乃至目前的教科书大都强调的是社会危害性。因而应该说,社会危害说至今仍为刑法理论上的通说,实际上也是被司法实践接受的主流观点。前述两起案件之所以引发舆论的鞭挞和刑法专家的诟病,就是因为人民群众和刑法专家们认为该两案中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顶多也只具有极为轻微的社会危害性,并未达到严重的程度以致需要适用刑法来惩罚。然而,触犯刑律说逐渐地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尤其是在1997年刑法废止1979年刑法类推制度、规定积极型罪刑法定原则之后,社会危害说受到不当且过头的批判,而触犯刑律说却因积极型罪刑法定原则入法而似有大行其道的势头。对前述两起案件的行为人予以定罪处罚,正是触犯刑律说在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样本。

三、传统理论的回归:刑法谦抑与但书规定的适用

  触犯刑律说虽为现行《刑法》第三条规定的积极型罪刑法定原则所支持,却与《刑法》第十三条中的但书规定相抵牾。或者说,《刑法》第三条规定的积极型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存在法律冲突。那么,应当怎么理顺该两说的关系呢?本文认为,该两条规定虽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也不是不可调和的。法谚有云:“使法律之间相协调是最好的解释方法”。要使前述两条规定相协调可以结合这样两种方法:一是以刑法谦抑原则为基础,论证应当适用《刑法》第十三条中的但书规定。一般认为,刑法谦抑原则是刑法立法的原则。但依笔者的看法,该原则同时也是刑事司法的原则。刑事司法者也应当常怀刑法谦抑之心,对不需要动用刑法的轻微危害行为适用《刑法》第十三条中的但书规定予以除罪。二是运用“后条限制前条”的解释规则理顺该两规定的关系。即以但书规定将积极型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范围限定于一般场合,这实际上也就是将犯罪本质特征的理论回归社会危害说。

四、法律皱褶的熨平:个案关照与严格司法的调适

  司法必须关照个案正义,这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求的题中之义。法律作为普遍的规则,所关注的只能是占据多数的普通之人,所凝聚的只能是普遍正义。而个案则是多样、生动和复杂的,不可能都与法律既定的模式完全相吻合。虽然大部分案件可以依靠普遍正义来实现公正裁判,但是个案的生动性无疑决定着普遍正义之光不可能普照每一个案件。因此,需要正义女神在闭着眼睛布施普遍正义的间隙,偶尔睁开眼睛关照个案正义。即使是“严格司法”,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调适性,由司法者来熨平法律皱褶,进行司法衡平。正如丹宁勋爵所说的那样:“法律就像一块编织物,用什么样的编织材料来编织这块编织物,是国会的事,但这块编织物不可能总是平平整整的,也会出现皱褶;法官当然不可以改变法律编织物的编制材料,但是他可以也应当把皱褶熨平。”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司法者在这个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应当有熨平法律皱褶的责任担当。

五、两起刑案的检讨:危害不大与刑法适用的僵化

  本文所涉的玉米收购与气球射击刑案,前者因为未办粮食经营许可证及工商执照,后者则因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仅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和第一百二十八条的文字表述来看,两案行为人的行为的确分别符合非法经营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构成要件。然而考察其社会危害性,则几乎是微乎其微的。玉米收购案中的行为人收购玉米贩卖给粮库或公司的行为本身并不具有什么社会危害性,虽然未办证照的违法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全案衡量应该属于危害不大之列。而气球射击案中的行为人在街头摆气球射击摊本身也没有社会危害性可言,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则涉及强制检定标准是否合理的问题。而且从枪形物持有目的和使用实际考察,其持有枪形物也属危害不大。因而即使需要对该两案进行处罚,也只需通过行政处罚即可。动用刑法予以刑事处罚,一是有悖于刑法谦抑原则和《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二是僵化适用刑法、未能关照个案正义。玉米收购案的再审,应对气球射击案有着警示价值。

                                                                                       (文章来源:刑事实务)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余文唐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余文唐
  • 文章2
  • 读者411

       余文唐,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员,第三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1989-2008年全国法院学术研讨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赞

(0) 更多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农民收购玉米案和气球枪案应无罪

消费:28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19课时/8.7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农民收购玉米案和气球枪案应无罪

消费:28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19课时/8.7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