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Index/xlk_logo2.png)
律师界曾经有过议论,即什么是高端业务?对此,当然是众说纷纭,但根据我做律师40多年的体会,认识到做刑事辩护业务是比较难的。因为刑事案件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穏定、人权保护等重大问题,国家干预度大,政法机关参与度强,并且律师承担刑事辩护业务的责任大、风险大。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搞好刑事辩护?我认为律师要把“怀疑”思维提升到宏观洞察的高度,以便更好地参与刑事诉讼。下面就这个问题,说点个人意见:
一、“怀疑”是刑辩律师的思维方式。律师对任何一个公诉案件都可能要有问题,确有问题,要寻找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样律师才有服务空间,才能找到辩论观点。实践也证明,完全没有律师辩点的公诉案件是不存在的。因为“天衣无缝”的公诉案件也会有证据瑕疵,也会有办案人员的认知不同,存在表达差异。事实上越是“天衣无缝”的公诉案件,越有空子可钻,因为“天衣无缝”,违背人的认识规律,违背客观事物的多面性和可变性。刑事律师的“怀疑”不是胡搅蛮缠,是对认识规律的使用;并且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公诉案件,律师都会找到辩点,都有相应的论辩空间。
二、怀疑是律师的博文胸怀。我体会到怀疑一个公诉案件是要学问的,要有高深的法学基础理论,懂得犯罪构成,懂得侦查理论,懂得证据学,懂得犯罪嫌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在刑事诉讼中地位和作用。这样的怀疑是相对论中的“一分为二”,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制约关系。这样,我们就能深刻认识到律师的辩护不是瞎忙活,不是为辩护而辩护,而是对司法、执法的制约,是国家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
三、怀疑是律师甄别能力的体现。刑辩律师的“怀疑”思维,不是神经质,不是职责滥用,而是一种智慧,是会甄别真伪、甄别此与彼的能力,是律师坚持实事求是,理性执业的功底。八十年代初,律师制度刚恢复重建时,有少数律师对他承办的刑事案件都作无罪辩护,人称他是“无罪先生”,现在法学界有专家说,律师要少作无罪辩护。我认为这都是缺乏甄别思维的一种表现,是主观判断,脱离了实际。
四、律师要对自己作正确评估。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高,也不要怀疑一切。现在的公诉案件质量高,出庭公诉人有水平,要在法庭上取得理想效果,律师必须下苦功夫,下真功夫,有真本亊;仅靠不认账,不服输的“死磕”办事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这已是被事实证明了的定律。
五、“怀疑“是律师“说服”能力的潜力。律师参与刑诉事讼持怀疑心理不是个人爱好,而是律师的“说服”能力的个性化。因为面对刑事案件找不到怀疑点,就不会有辨点,没有辩点就无所谓“说服能力”。这个认识规律掌握得好,是律师的致胜法宝。
汤忠赞 2020年12月19日于南昌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男,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出生,江西余干县人,一九五五年九月参加工作,一九五六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资深律师,一九八一年开始执业。江西金凤凰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现为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曾任江西省司法厅律师管理处处长,省律协副会长、秘书长,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曾聘为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警察学院、江西师范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曾评聘为国家一级律师,承办诉讼案件计900余件,其中刑案约600余件。先后担任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计100余家。
专著有《智慧和勇气》、《梅花卧青松》、《律师方法论》、《选择》、《唯有源头活水来》以及《律师学习三百题》、《律师实务全集》(副主编)等。撰写并被杂志报刊刊载的论文30余篇,撰写有关律师业务的文章计30万字,诗词300余首。汤忠赞律师对论证文、论辩艺术、口才技巧颇有研究,并收获成果。
我也要当作者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