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法律文书写作的“三板斧”

免费 赵宏 时长/课时:12分钟/0.27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4,016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法律文书写作的问题,不止是写作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与人沟通的问题,是怎样解决问题的问题。

要驾驭模板,而不是被模板驾驭。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当谈法律文书写作时,我们不能只就文书写作而谈文书写作。法律文书的本质,从用途上来说是一种法律人与阅读对象之间的沟通、表达工具,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智力劳动成果的交付方式,从宏观角度看,如果把法治比作一座大厦,那法律文书便是每一块砖。

所以法律文书写作的水平折射了法律人的专业素养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录和承载了法律人的日常工作。法律文书远不止找到模板填写的一纸文书,它背后有要针对和面对的人,有要解决的事儿,有要实现的目的。法律文书写作就是法律人职业场合上的为人与处事。

法律文书写作,至关重要却非常简单的道理至少有三个——所谓法律文书写作的三板斧。

一、对象感

法律文书不是自己悄悄写的日记,而是法律职业场合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沟通、表达工具,因此写作中一定要有对象感。有个可爱的漫画,是个蠢萌的小白兔用胡萝卜钓鱼,总也钓不着,小白兔自己很沮丧,鱼也很生气。

道理是一样的,职业场合中如果像小白兔一样可一点都不萌。“钓鱼就要像鱼一样思考”,法律文书写作要考虑阅读对象。

首先要分析阅读对象的角色特点,以有利于阅读对象接受的方式来写作,尽管有些法律文书的抬头是司法机关,但是一定有具体履行司法机关职能的个人来阅读文书。因此阅读对象的知识结构、个人偏好等都是需要在写作前认真考虑的。

比如交给法院的文书就可以看成是律师写给法官的,写作时不必对基本的法律术语进行详细的解释,大家都是学法律的,啥是邀约,啥是承诺之类的术语说明,不但浪费笔墨,也会让法官觉得啰嗦、絮叨。

而如果案件涉及另外一种专业领域的知识,且对事实的还原很关键,比如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软件的工作原理等,基本的情况就应该阐释清楚。同样道理,针对不懂法律的当事人的文书,关于法律方面有时需要进行一番普及,而涉及当事人熟知的内容就可以简略。

其次要理解阅读对象的工作方式。法律文书一般不是遗世独立的,常常是作为工作中一个环节的成果,且环环相扣。

如起诉状的部分在法官撰写判决书的“原告诉称”部分可能用得着,律师给公司客户对接人的文书,对接人给领导汇报时也需要,因此,在法律文书写作中,要想到是写给谁的,写的内容在阅读对象的工作流程中意味着什么。法律文书写作是在处理和解决问题,阅读对象处理事务的工作流程和运行规律是什么,也非常重要。

对象感是写作前的构思,写作中的结构和错辞都要考虑的,明确和理解了对象感的重要性,就会以阅读对象的思维来斟酌考虑进行写作,法律文书的写作就有了个读者视角,这有点像知道判卷老师的采分点了,就相对容易拿高分一样。

曾经看到一位律师代理一起拆迁案件的起诉状,通篇慷慨激昂地谴责被告强权,控诉原告没活路了之类,我读完撇去感情没看懂,无法还原出个事实来,当时很好奇,就问,起诉状这么写可以吗?答曰,必须这么写,写得这么严重法官都不重视,不这么写,法官更不重视。我后来想想不太对。如果我是法官,根据这个起诉状想要概括出个“原告诉称……,理由是……,”都好勉为其难。从工作角度讲,律师写了起诉状,法官也要写判决书,判决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起诉状读完之后,事实模糊一团,写了跟白写一样呀。

这种满篇都是情绪,感动了自己,让阅读对象看了蒙圈的法律文书,真是不太看好。

二、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长期的实践互动中,法律文书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化形式。即,经过检验而形成了特定的逻辑结构。这种结构化可以指引写作者将相关信息进行归纳、输出,以形式上的结构确保沟通和表达规范而有效率。

现实中,文书的结构化特点表现为模板。模板有官方发布的文书格式,也有商业机构提供的知识服务,还有个人或机构自身的知识积累。第一种如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含律协)等机关、机构发布的文书格式。第二种如法天使等公司做的合同库、范本库,第三种便是工作中机构或个人总结的模板。

模板提供了一定的思考框架和逻辑结构,让法律文书写作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模板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即使使用模板,也要始终保持处理具体问题的自觉。世上本没有模板,相似的事情发生过就产生了模板。但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相似并非同一。

就像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沿着前人趟出来的路走是一条捷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清晰地明确自己的目的地。路毕竟是途径,不是目的地。

法律写作的13种思维模型一文中概括的“格式化型”法律写作思维模型,主要适用于法律文书写作的情境。思维模型的核心部分是“事实——证据——依据——处理”,通俗地说,就是写这份法律文书是因为有什么事情,依据什么规定,要怎么办。模板不是不可更改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可以局部调整模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法律文书写作。

看到一位检察官感慨,不同律所不同律师写的三份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不管是格式还是内容具体理由,均有80%以上完全雷同。虽说模板可借鉴,但是每个案件事实、理由应该是不一样的。这种应该就是使用模板,忘记了要解决什么问题的现实版反面教材。

利用模板,但是不迷信模板,必要时警惕模板,始终牵挂着要处理的事儿,铭记着要达到什么目的,是要提出诉求,还是提供意见,还是提出建议,通过法律文书这个工具,以结构化的方式表达清楚。这最知易行难。当然,法律文书写作硬核不硬核,就看这里了。

三、重视细节

法律文书写作的细节既包括内容上的细节,也包括文书外在形式上的细节。

(一)内容上的细节

1.内文格式

法律文书有的属于党政机关的公文,要遵守法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国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有的不属于党政机关公文,有相关规定的依照相关规定,如民事判决书制作格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

如果不是公文,也没有格式上的规定,出于规范性、严肃性,以及上述的对象感,建议参考与工作流程最密切的文书格式。

比如说,关于民事起诉状并没有关于标题、字体、字号等要求,但是可以参考民事判决书的要求——A4型纸,成品幅面尺寸:210mm×297mm。版心尺寸:156mm×225mm,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双面印刷;单页页码居右,双页页码居左;标题位于版心下空两行,居中。标题用二号小标宋体字;正文三号仿宋等。

2.段落和行文

将核心观点提炼出来形成标题,论点放在句首,然后再层层论述。这样看上去段落清晰,一目了然。这种表达形式有人叫做金字塔结构。实际上,就是我们小时候语文学的总分总,分段,属于最基础的文字素养了。

3.措辞规范、一致

法律文书写作要用法言法语,规范地援引法条,涉及的名词不但在同一个文书中前后要一致,也要将文书作为流程中的一环来考虑,要与阅读对象的规范保持一致。

比如说涉及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律师的法律文书中的称谓需要与判决书的规范要求一致。举再审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例,《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中规定,再审民事案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表述为“再审申请人”、“被申请人”。现实中,律师的再审申请书中,可能有“申请人”、“再审被申请人”、“被再审申请人”等五花八门的称谓。这就是不规范的,也不符合对象感的要求。

关于写作的细节,法律写作的万能钥匙中列过一个法律写作修改阶段的检查清单,不再赘述。

清单式检查,非常稳妥和周全,以上清单是一般性的,具体可以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制作总结清单。因为很多细节是大脑无法记住的,而以清单的方式,可以对写作中的疏漏进行查漏补缺,保障文书质量。

我有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作为承办人我曾跟某公司的代理人谈好了业务,收到她寄来已经单签的合同,发现我方联系人不是我,而是其他人的名字,因为有骑缝章也不能换页,只得重签。后来偶然的机会中得知我们竞争公司有位叫这个名字的员工,才恍然大悟,应该是代理人用的模板,忘了改名。

(二)外在的形式

法律文书写完还没有结束,当打印出来厚厚的文书、材料,如何装订,怎样赋予大方又有利于查阅的形式,是法律文书制作的临门一脚。

这个看似很不起眼的细节,跟档案管理和人性化的设计都很有关系。有个既方便别人阅读,也方便自己管理的统一标准非常必要。比如装订、封面、材料目录、联系方式、页眉设置等,形成标准后,不仅让沟通更方便,形式上“高大上”,看上去规范,也传达了一种“我很有实力,我很严谨”的态度。

结语

对法律写作越多钻研,越深刻地感受到法律写作就是法律人的工作方式。

以上从做事讲是所谓的三板斧。而从做人来看,即协作的精神、专业的水平和细致的态度。

来源:微信公众号“法律思维与法律写作”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赵宏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赵宏
  • 文章33
  • 读者17w
  • 关注25
  • 点赞163

中国法制出版社 副编审 

主理公众号“法律思维与法律写作”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法律文书写作的“三板斧”

消费:40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27课时/12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法律文书写作的“三板斧”

消费:40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27课时/12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