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Index/xlk_logo2.png)
一、完善“书证提出命令”制度
1.明确“书证提出命令”的申请条件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书证的,申请书应当载明所申请提交的书证名称或者内容、需要以该书证证明的事实及事实的重要性、对方当事人控制该书证的根据以及应当提交该书证的理由。对方当事人否认控制书证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习惯等因素,结合案件的事实、证据,对于书证是否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的事实作出综合判断。
2.明确“书证提出命令”的审查程序
人民法院须对当事人提交书证的申请进行审查。审查时应当听取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必要时可以要求双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进行辩论。当事人申请提交的书证不明确、书证对于待证事实的证明无必要、待证事实对于裁判结果无实质性影响、书证未在对方当事人控制之下或者不符合规定第四十七条情形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当事人申请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书证;理由不成立的,通知申请人。
3.列举书证提出义务的范围
新规规定,下列情形,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书证:
(一)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在诉讼中曾经引用过的书证;
(二)为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制作的书证;
(三)对方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有权查阅、获取的书证;
(四)账簿、记账原始凭证;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提交书证的其他情形。
4.不遵守“书证提出命令”的后果
控制书证的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书证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书证内容为真实。 同时,控制书证的当事人存在以妨碍对方当事人使用为目的,毁灭有关书证或实施其他致使书证不能使用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对方当事人主张以该书证证明的事实为真实。
5.扩展“书证提出命令”范围
将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纳入“书证提出命令”的适用范围,扩大了“书证提出命令”的客体范围。
二、对当事人自认规则的修改、完善
1.强化诉讼代理人自认的效力:对于诉讼代理人的自认,不再考虑诉讼代理人是否经过特别授权,除授权委托书明确排除的事项外,诉讼代理人的自认视为当事人本人的自认。
2.适当放宽当事人撤销自认的条件:对于当事人因胁迫或者重大误解作出的自认,不再要求当事人证明自认的内容与事实不符。
3.扩大自认的形式和范围: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均属于自认。除了正式开庭中的言辞自认外,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也属于自认。
4.新增共同诉讼人的自认效力:新规规定,普通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的自认,对作出自认的当事人发生效力。 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或者数人作出自认而其他共同诉讼人予以否认的,不发生自认的效力。 其他共同诉讼人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仍然不明确表示意见的,视为全体共同诉讼人的自认。
5.明确附条件自认的效力:在诉讼实践中,当事人的自认往往会附加各种限制和条件。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有所限制或附加条件予以承认的,由法院综合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构成自认。
6.规范自认的撤销条件和程序:放宽了自认撤回的期限和条件,将“且与事实不符”的条件删除。同时规范了自认撤销的程序,即法院准许当事人撤销自认的,应当作出口头或者书面裁定。
三、对免证事实的规范
原规定将免证事实笼统得称为“事实”,新规对免证事实区分“事实”和“基本事实”,并区分证明标准为“足以推翻”和“足以反驳”。将产生免证效力的“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限定为“基本事实”。
四、规制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完善证人证言制度,落实诚实信用原则
第一,加强事前的约束,在人民法院就案件事实询问当事人之前,责令当事人签署保证书,并口头宣读保证书的内容,保证据实陈述,没有隐瞒、歪曲、增减,如有虚假陈述应当接受处罚等,增强对当事人陈述之前的心理约束。
第二,明确“当事人对于案件的事实具有真实陈述和完整陈述的义务”,违反这项义务,故意作虚假陈述,妨碍人民法院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碍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规定并对其进行处罚,对于出庭的证人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证人作证也要作出一定的规范。
五、补充、完善电子数据范围的规定,明确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规则
1.较详细规定电子数据的范围
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电子文件:
(一)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
(二)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
(三)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
(四)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
(五)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第五款的囊括性规定为电子数据的种类开了口子,只要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信息都可能成为电子证据。
2.规定电子数据真实性的判断要素
人民法院对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应当结合下列因素综合判断:
(一)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完整、可靠;
(二)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或者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是否有影响;
(三)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具备有效的防止出错的监测、核查手段;
(四)电子数据是否被完整地保存、传输、提取,保存、传输、提取的方法是否可靠;
(五)电子数据是否在正常的往来活动中形成和存储;
(六)保存、传输、提取电子数据的主体是否适当;
(七)影响电子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因素。
六、完善鉴定制度
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尤其是知识产权、医疗纠纷、建设工程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1.鉴定人承诺制度及对虚假鉴定的处罚
鉴定开始之前,人民法院应当要求鉴定人签署承诺书。承诺书中应当载明鉴定人保证客观、公正、诚实地进行鉴定,保证出庭作证,如作虚假鉴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等内容。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退还鉴定费用,并根据情节,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2.完善鉴定期限
司法鉴定中鉴定周期长、质量差的问题,新规增加,鉴定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期限内完成鉴定,并提交鉴定书。鉴定人无正当理由未按期提交鉴定书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另行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人民法院准许的,原鉴定人已经收取的鉴定费用应当退还;拒不退还的,依照本规定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七、更正了02年规定的粗糙,在措辞上更加严谨,语句更严密贴切
比如“须”与“需”、“意思”与“意志”、“根据”与“依据”、“复印件”修改成“复制件”、“假证据”改为“虚假证据”。语句逻辑、层次上改变了多处不当的表述,详见批注对比。
来源:微信公众号“lawyer王”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