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遇上刑事案件,专业才是陌生人社会里最硬的关系

免费 张王宏 时长/课时:10分钟/0.23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6,655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与陌生人社会相对应的,是熟人社会。

  从充满温情的乡村,来到高楼林立的城市,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现实——城市化的浪潮正前所未有地改变着国家社会的面貌。

  虽然身到城市,但很多人的心理,还停留在乡村社会,其表现就是,遇事喜欢找关系。

  关系,在其他事情里或许可以,而唯独在刑事案件中不可靠。

  刑事案件,关系到人的名誉、财产、自由、生命。无论是被追诉方,还是控告方,必定孤注一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原因在于,人什么都可放弃,唯自由、生命、名誉不会轻言放弃。

  云南的孙小果死刑被纵,引起全国关注,上了热搜。而刑事案件中被冤枉,如聂树斌、呼格、浙江张氏叔侄,莫不举全家之力,多年、十多年坚持不懈,全力反击。

  在控告方、被告方倾力对抗的这场博弈中,就像两只梗着脖子势均力敌的斗牛,外人是不敢轻易插上一脚的。

  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多年亲眼目睹这种激烈的对抗,要么没有话语权,有一定话语权的,受到体制内抗衡监督机制的约束,也不敢轻言介入,怕被同事说闲话。

  被找的领导要思考:“值不值得用自己的职业前途、身家名誉而冒险?”

  找关系的作用弱化,更在于现代法治建设中,自上而下的制度变化。

  2013年8月,《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中政委[2013]27号)明确:建立合议庭、独任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权责一致的办案责任制,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的违法办案行为,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追究责任。

  终身负责,意味着一朝循私枉法,都会成为今后无数个夜晚的恶梦。

  2012年,政法委的职能,从“协调案件”到“协调职能”的转变,也是一个例证。 一个明显的表象就是,十八大前开始,各省级政法委书记不再兼任公安厅(局)长。比如当时任北京市政法委书记的是杨晓超任,而公安局长由傅政华担任。天津市委政法委书记是散襄军,公安局长是赵飞。

  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曾告诫政法委官员:“领导就不要对具体个案做出批示了,让各个司法机关放手去做就行了。”

  这就是政法干部不能干预具体个案的开始。

  十八大后,“张氏叔侄强奸案”和“萧山5青年劫杀案”等多起冤假错案被纠正。与此相伴随的,是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预审大队大队长聂海芬等一批曾经的办案““功臣”被追责。

  外有控诉双方的激烈对抗,内有体制内的严格监管,让找关系,变成一件不可能的事。

  而更吊诡的是:越是找关系,越是证明你有问题。

  原因很简单:你要是有道理,你就不怕!现在你来找关系,还花大价钱,肯定是自己理亏了。

  “别看嘴里说的头头是道,背后里,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我遇到的这样满嘴跑火车的太多了。”

  可是基于特有的文化传统,基于思维惯性,很多人心中的老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江湖上,也流传着各种真相难辩的“传说”。所以,要劝别人不要找关系,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

  也经常有当事人找律师时问:“找关系有没有用?”

  为了避免无何止的争论,对陌生人,我一般会讲:“我不反对,但我作为律师不会找关系。”

  让我意外的是,更多的当事人,即使有做大领导的老乡,也没有找人,而是相信刑事律师的专业。

  去年十月,李超因为妻子陈晓娜涉嫌私募基金非法集资被刑事拘留,经朋友介绍找到我。后来熟悉了,才知道,李超的案子所在的区公安分局局长、区委书记,还有当地的市政法委书记,都是同一个市同一个区的老乡。我好奇李超为什么不找关系。他说:“人情贵过金。法律上的问题这么复杂,你找领导,人家心理还怕给你害了,能自己解决,就尽量不要找人了。”

  要知道,李超是市直属某单位的中层领导,曾担任中央领导来当地视察的接待工作,面对面给首长介绍市政园林工作。

  这个社会,身居高层的人,反而不相信关系,相信专业,这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这让我想起奥斯卡金奖影片《绿皮书》里的片段。

  唐.雪利博士和托尼在日落镇,因为托尼冲动殴打了警察而被拘押。不得已,唐.雪利给电话当时的司法部长Bobby肯尼迪,也是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两人被放出来。托尼为此津津乐道,雪利博士却极度恼火,原因是托尼的冲动让他动用私人关系帮忙,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他们正努力于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好,我却要因为深陷牢狱泥潭的事打扰他。”

  让社会关系,将自己定位于身陷牢狱的罪犯,是对一个人最臭的评价。这是六十年前的雪利,对“找关系”的认知。我们现在的很多人,还在要不要找关系的泥潭里挣扎。

  今年初在北京有个案子,刘强因为妻子赵丽涉嫌私募基金非吸被刑拘,年前就咨询我,过完年才确定了委托关系。见面后,刘强说,之所以一直没能确定,是因为赵丽的上司崔总,一直劝他找关系。让他很犹豫。

  刘强说,前后给他介绍了很多个“角儿”。其中一个像是官二代,大胖子,坐下来,就讲需要N十万。问他怎么弄,胖子回答说,先要跟公安上层沟通,接下去你甭管,反正到时候人就出来了。

  刘强问我,我该不该找人?

  很感谢他能把这样的内情告诉我,但因为是外人,不便直说,怕有王婆之嫌。只好委婉地讲:我不反对你这样做,但我不清楚你们这边的情况,要注意安全。

  刘强说他自己觉得不靠谱,所以才找的我。

  我年初九会见前,崔总又找刘强,说这次给N十万(比上次的数目少些)元宵节前可出来。元宵节后,刘强又一次在电话说,崔总最近讲了,现在给钱,五日后可以出来……

  再往后,有一段时间没再听到崔总的消息。3月中去会见,赵丽说,经侦问话时告诉他,崔总也给抓进来了。

  这下好了,别人没出来,自己倒进去了!

  这真是最冷酷的黑色幽默,要不是亲历都不敢相信。

  现在,赵丽案快到审查起诉阶段了,虽然人还没出来,刘强没有着急地催促,但会不断地发些家属群里的信息。他相信,专业帮不到他,其它都不好使。

  这样的家属真让律师感动。反过来,律师也会更卖力地帮当事人,来回应家属的信任。

  不是每个人都有李超、刘强这样的淡定。崔总是县级市来广州发展的,2012年炒吗咔赚了2000千万,是如假包换的土豪,但思维还停留在熟人社会。去年5月案发前,是车贷P2P的线下中介公司老板,因为被朋友的车行诈骗,还不了放贷公司的按揭款,自己被P2P公司控告后给抓了。

  在找到我前,托熟人找了“洪院长”,押下重金。洪院长很豪爽,一口答应崔总没事的,也派了律师去会见,跟他说关一段时间就出来了。

  从后来扯皮过程中披露的消息看,这位被找的大神,其实是不懂法的“王林”,面临复杂法律关系,自己弄不清,也没法儿让别人帮忙分析。其实是十五个吊水桶,七上八下,但既然你相信,就给你开个高价,“先拿到手再说,大不到事不成时再退一点”。

  结果过了37天黄金救援期,发现烂尾了,又找到我,现在已到审判阶段,经过开庭三次,还在等判决。每次会见,提起洪院长,崔就一句:“我现在恨不得杀了他。”

  律师介入宜早,烂尾了,会在滚滚向前的刑事程序中衍生不可逆的遗憾。

  陈晓娜已经因为丈夫的选择,得到了应验,4月19日,在被刑事拘留六个月又两天后,被取保释放了。

  这是我四年里第32个被成功取保而释放的当事人,也是李超选择我时,所看重的一点。

  专业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家属,愿意在找关系上一掷千金,却在找律师时一毛不拔,究其原因,是对律师那些拿出手的材料,感觉不到其份量。

  就我多年辩护的经验看,专业,不只是专业的知识,更是专业的沟通方法,专业的工作经验转化到具体案件中的技巧运用,内核包括对公权力方内心深处法律认同的心理把握。这样的专业,是穷尽专业律师数年、十数年的人生经验,是长期专业积累的现场思辨,是无可替代的临场发挥,这样的专业,能发挥出核弹般的力量。

--张王宏撰写于2019年6月9日

(来源:金融犯罪大要案辩护)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张王宏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张王宏
  • 文章178
  • 读者93w
  • 关注37
  • 点赞735

  金融犯罪案件辩护律师,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刑事部金融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刑匠精品辩护团队创始律师

  主攻金融、知识产权、污染环境犯罪等领域辩护,在多起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破坏环境资源保护、故意伤害等案件的辩护中成绩卓著,有多起成功的无罪案例,擅长合同诈骗犯罪、非法拘禁等重大刑事案件刑事控告、撤销工作。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遇上刑事案件,专业才是陌生人社会里最硬的关系

消费:33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23课时/10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遇上刑事案件,专业才是陌生人社会里最硬的关系

消费:33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23课时/10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