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刑事案件,小心“关系运作”害了你!

免费 肖文彬 时长/课时:6分钟/0.12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6,045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对于刑事案件,一边是当事人的生命、自由、财产与尊严,当事人和家属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花重金去争取好的结果。与此对应的另一边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人情、关系社会”,人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而且“关系”运作一方承诺案件结果,更使得当事人认为“关系”比“法律”管用。

  两者一结合,产生了一种“理所当然”的结论:“刑事案件,律师辩护没什么大用,打点好关系才是王道!”

  而当家属向律师咨询时,律师依法依规,不能作出保证案件结果的承诺,这就使得律师的专业辩护在表面上与“关系运作”的对比中完败,更坚定了当事人“找关系”的决心。

  但无数的实务经验及刑事司法规律告诉我们,“关系运作”能够“搞定”刑事案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现阶段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关系运作”或许能够提供一些小便利(打听案情等),但丝毫无法影响案件的实体结果,更多的时候是“赔了银子又折兵”,或“坐以待毙”,或错失良机,由于缺乏专业律师的介入,导致案件不断地“烂尾”。

一、绝大部分当事人是被“假关系”欺骗

  “假关系”的几个特点:

  (一)在接案时会向当事人明示或暗示自己“有关系”;(二)“关系”律师或中间人通常会比较神秘,不会详细告知当事人是如何具体“沟通”的;(三)当事人催问结果时,会推说“关系运作”主要在下一个阶段,案件需要在下一阶段才能解决。

  “假关系”就这样一步步“拖死”当事人!而“假关系”却占了“关系运作”中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

二、刑事案件中,“真关系”又能如何?

  很多当事人以为“真关系”应该能搞定了吧?其实刑事案件一立案就全上网了,谁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冒着对抗公检法和领导干部、司法人员插手、干预、过问具体案件责任追究及刑事追究的多重风险,去为你违法办事?哪得拥有多大的权力?面对多大的利益诱惑?有些“真关系”确实在打听案情等方面提供一些小便利,但在关键问题、大是大非上,“真关系”也是靠不住的,唯一靠得住的就是律师的专业辩护意见;尤其是重大案件,如果案件在法律上不过关,找什么关系都没有用。像“e租宝”“云联惠”这样有全国影响力的案件,以及那些公安部、各地公安厅督办的重大案件,如果在法律上不过关,再硬的“关系”也是徒劳(详见笔者所写《刑事案件中,为什么说“找关系”不靠谱?》一文,可网搜或在本专栏里查看)。

三、刑事案件中,“关系运作”为什么会失灵?

  首先,刑事案件涉及到对当事人的生杀予夺,是侦控机关代表国家公权对当事人涉嫌犯罪的追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弱势的当事人与强势的公权力之间的对立。而这种对立显然是无法通过金钱运作、关系运作来摆平与消除的。

  其次,刑事案件由于涉及到对当事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名誉等权益的限制或剥夺,它有着非常严格的法律适用条件和严密的司法程序。在这些密不透风的适用条件和司法程序的限制之下,金钱运作、关系运作是无从下手、难以渗透的。

  再次,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一旦被批准逮捕,检察院在事实上已经承担了和公安机关共同证明当事人有罪的责任。若无充分的事实、证据、法律依据,公安机关、检察院都不会“打自己的脸”,冒着国家赔偿、错案追究的责任,去为当事人争取“法外开恩”。

  最后,我国建立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等责任追究制度,让领导干部、司法人员干预、插手、过问具体案件的行为暴露在反腐的阳光之下,无处遁形。 由此可见,刑事案件发生后,那些迷信于“找关系”的人无疑是外行的人。

四、“关系”没用,找专业律师有用吗?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专业律师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一方面,刑事案件如同医生看病一样,宜早不宜迟,没有律师的提前指导和专业应对,“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那些无罪案件,那些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所取得的理想结果,无一不是有专业水平的律师通过据法力争、据理力争而得到的,而不是通过疏通“关系”轻松搞定的。

作者:

  肖文彬:诈骗犯罪大要案辩护律师、广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暨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专注于诈骗类犯罪辩护十余年)

  金翰明:广强律师事务所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秘书长

(来源:诈骗犯罪大要案辩护)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肖文彬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肖文彬
  • 文章330
  • 读者181w
  • 关注197
  • 点赞1372

  诈骗犯罪大要案辩护律师,曾于北京执业六年,现任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暨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肖律师擅长于承办刑事大要案(重大、复杂、疑难的刑事案件),尤擅长于承办全国性重大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等诈骗类犯罪案件。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刑事案件,小心“关系运作”害了你!

消费:19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12课时/6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刑事案件,小心“关系运作”害了你!

消费:19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12课时/6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