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Index/xlk_logo2.png)
律师与当事人的沟通
律师与当事人沟通既包括羁押状态下沟通,也包括非羁押状态下沟通,但重点都是沟通的内容。——叶谋发律师
一、首次会见沟通
关于首次会见,目前有“传统四步法”和“七步法”的说法。从会见的目的上看,首次会见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建立信任、法律辅导、了解案情、生活帮助。
当然,首次会见的步骤有一定的要求:
1. 介绍是谁委托自己的,告知来的目的是什么
2. 基于委托前了解的案件事实,进行初步的法律分析
3. 了解笔录制作情况,谁做的、做几次、在哪做、问什么、怎么答
4. 就笔录制作情况展开各种案件走向的分析
5. 问其疑问,也可以自己补充发问重要问题
6. 生活帮助
尽可能避免以下问题:
1. 直接让当事人“跟自己说实话”
2. 直接问当事人“有没有做”
3. 直接为当事人作出选择
二、申请取保前后沟通
临近取保申请的时机,可与当事人沟通,一来看看侦查机关有无问新的问题,二来沟通取保问题,这也是当事人在侦查阶段最关心的。
如何回答当事人问的“取保可能性”?
1. 从与承办人的沟通情况来看
2. 从本案已知和未知的情况来看
3. 从涉及的罪名法定刑和认罪情况来看
如果未能成功取保,也需要进行沟通。因为得知取保申请不被同意后,当事人内心可能比较着急,甚至觉得律师没用,这时候应当及时与当事人取得沟通,进行解释。
未能取保的原因:
1. 罪名或者犯罪情节本身严重;
2. 罪名或者情节不严重但是认罪态度不好;
3. 符合取保条件但侦查未结束
4. 不被同意不是终局状态,还有希望
5. 对“可以”的把握不一致
三、报捕前后沟通
取保申请不被同意,侦查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申请批准逮捕,这时候当事人又面临一个新的机遇,当然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报捕前沟通
1. 说明逮捕成立条件
2. 说明公安与检察院关系
3. 辅导应对检察人员提审
·报捕后沟通
当事人被逮捕,通常意味着被羁押的时间会较长,且最终基本上被判处有罪可能性很大。对于坚持自己无罪的,遵循当事人意愿,继续争取,对于认罪但认罪自己不至于被羁押的,应告知其司法实践中,取保、缓刑和逮捕之间的关系。
1. 逮捕的具体原因(获利、数额、作用、案件的协调性等等)
2. 告知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权利
3. 告知接下来的工作重心
四、审查起诉阶段的沟通
1. 阅卷前沟通
告知案件进度、接下来的律师工作以及初步探讨起诉意见书基本内容
2. 阅卷后沟通
主要是证据核对
因为被告人的阅卷权问题存在争议,因此在核对证据的过程当中
应当注意:
1. 除自己外的言辞证据不可直接向其展示或者照本宣科
2. 采用概括总结方式向其描述证据内容
3. 可以直接展示客观证据
核对证据的核心主要是让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展开的。具体包括:不利证据为什么说不真实,有无相关的辩解、辩解有无依据、有无相关证据支撑?有利的证据为什么是真实的,是否有更多证据支撑?
3. 辩护方案沟通
经过阅卷分析和与检察官的沟通,律师对案件结果的各种可能性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时候需要就具体的辩护方案与当事人进行沟通。
(1)当事人不认罪且律师也认为本就不构成犯罪的
与当事人达成一致,坚决做无罪辩护,并就无罪的具体理由(证据或者法律适用)进行沟通。当然,也要提示风险。
(2)当事人不认罪但律师认为会被判处有罪的
被判有罪除了法律和证据问题,有时候难免存在一些其他客观现实问题,此时律师应说明无罪的客观难度以及不认罪和认罪导致的量刑区别。
当事人问及律师的建议,律师是否可以给出倾向性回答?可以。律师不替当事人决定不代表不能没有自己的想法。
(3)当事人认罪但律师认为无罪的
说明认为无罪的具体理由及其可能性大小,包括整个过程的成本(比如期限更长、内心更煎熬等都属于无罪辩护成本),说明认罪最好和最差的结果,最终尊重当事人意愿。
4. 认罪认罚沟通
认罪认罚的沟通和辩护方案的沟通本质上没有区别:
(1)当事人认罪但觉得量刑过重,律师认为量刑适当
说明量刑适当的理由,并让其选择认罪认罚或者认罪不认罚。
(2)当事人认罪但觉得量刑过重,律师也认为量刑过重
两种应对方式:认罪不认罚;当事人认罪认罚、律师做量刑辩护
(3)当事人认罪认罚,律师做无罪辩护
根据最高检相关规定,只要当事人认罪认罚自愿、真实,律师做无罪辩护不影响认罪认罚的法律后果。但是,考虑到当事人认罪认罚案件上诉可能性很小,此时律师做无罪辩护的效果不一定如意。
五、一审阶段沟通
1. 提起公诉沟通
告知案件进程,沟通起诉书内容。
2. 辩护方案沟通
再次确认、调整辩护方案
3. 庭前辅导沟通
临近开庭,应与当事人取得沟通,讲解庭审程序。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流程
(2)发问阶段,提前演练
(3)质证阶段,引导其就证据真实性发表看法
(4)辩论阶段,可以不发表意见
(5)最后陈述,真情实感
4. 上诉问题沟通
判决作出后,当事人比律师提前得知结果是常态,这时候与当事人取得沟通主要不是告知结果,而是分析判决结果并讨论是否上诉。
六、二审阶段沟通
上诉案件不一定开庭,但是承办人会就案件的重要事实提审当事人,这时候需要提前为其进行全面的法律分析并提供专业的辅导意见。
首发:微信公众号“公毅刑辩”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