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刑事会见,是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工作,贯穿于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
于当事人家属而言,他们聘请律师会见的目的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家属是想了解当事人涉嫌犯罪的严重程度以确定是否有必要委托律师介入展开辩护;有的家属则是想通过律师向当事人传达一些信息以规避自己的刑事风险;还有一些家属,则是想让律师作为传话筒不停地与当事人互通某些与案件无关的信息,如公司经营、生活琐事等事项。
对于上面所列举的后两种情形,即使费用可观,我也不会贸然去做。这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因为存在一定的刑事风险,二是因为体现不出律师工作的价值。毕竟,悬在律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没有被拿去,没必要为了有限的律师费去赌上自己漫长的执业生涯。
我始终认为,刑辩领域既不是朝九晚五的“舒适区”,也不是按图索骥的“流水线”,更不是孤芳自赏的“独角戏”,还不是闭门造车的“黄粱梦”。相反,高强度工作、差异化服务、白热化竞争、团队化协作始终是刑辩律师执业生态的真实状况和应有之义。
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我们就先来聊一聊,会见当事人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拖泥带水”、“遗漏重点”,从而做到“事半功倍”、“轻车熟路”。
第二部分 问题的答案
囿于文化程度、社会阅历、认知能力、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的当事人须采取不同的发问策略,以避免会见时间的浪费,做到“高效会见”。
例如,针对文化水平不高、社会阅历单一、认知能力较差、表达逻辑混乱的当事人,律师在会见时应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把握会见节奏,通过精准发问来获取案件有关信息。试想,如果会见时任由当事人发挥,结局必然是野马脱缰、离题万里。
而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当事人,则可以先让其按照时间顺序把事实叙述一遍。然后,再针对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事实进行重点发问。如此,与案件有关的主要事实便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了。
但问题是,人非圣贤,每个人都不是站在上帝的视角看问题,认识的世界里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如果在会见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缜密的思考,发问时,很容易犯挂一漏万的错误,等走出看守所大门才发现:“我去,有个问题忘问了!”
那么,如何做才能避免“少问”、“漏问”的囧事再次出现呢?
问题的答案始于发问的目的性、终于发问的全面性。为免挂一漏万,我们不妨将诉讼可视化的思维引入刑事会见中,借鉴“求职简历”的格式,将需要获取的案件信息作为终点,逆向思维,设置向当事人发问的若干具体问题,把发问的过程转化为一种“填表格”式的活动,让会见的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可见、有章可循,让当事人的每一次回答都不再“跟着感觉走”。
第三部分 答案的落地
以上问题基本覆盖了刑法总则方面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但还有一些问题,在重要性方面更甚,会见时却很容易被忽略。比如是否具有XX罪的主观故意、是否存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情形等等。
另外,当事人的家属有时会托律师问一些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如家里的钥匙放哪里了,孩子的婚礼要不要延期,等等。笔者认为,在确认不存在刑事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帮忙问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别只顾着问案情把家属的问题遗忘了,否则,律师会很被动,家属的体验也不爽。
下面牛刀小试!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冯小碗是郑州某高校一名大一新生,因为帮助亲戚办了两张储蓄卡,并开通了网银,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于2021年3月31日被刑事拘留了,羁押在郑州市某看守所。如果冯小碗的父亲冯大碗聘请你为其子辩护,你认为会见时应着重问哪方面的问题呢?透露一个信息,冯小碗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
其实,这里很考察律师对社会常识的把握能力。
怎么讲?
大一新生年龄一般在19岁左右,刚刚成年,涉世未深,而且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计算机、信息、网络”这些字眼格格不入,冯大碗怎么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呢?
在去看守所之前,有一点可以大胆假设:“冯大碗并不知道其亲戚让自己帮忙办银行卡是为何用。”
接下来就是小心求证。
带上授权委托书、会见介绍信、冯大碗的身份证、户口页、户主页、冯小碗的户口页、律师执业证(除了授权委托书和会见介绍信、律师执业证,其他材料都只需复印件),来到看守所,扫码、预约、过安检,见到了冯小碗。
律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问:“你知不知道你亲戚让你帮他办银行卡的目的是什么?”
答:“我不知道,我没想那么多,他让我给他办我就给他办了,想着都是亲戚,也不会出什么事。还有,我一个同学也被抓进来了,我们都是同一个罪名。”
问到这里,律师心里基本有数了。
回到律所,打开电脑,新建文档,开始码字,一小时后,撤销案件申请书搞定,主要观点是——冯小碗不存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观故意——冯小碗无罪。
来到某派出所,见到了承办民警,与其进行了简单沟通,并递交了撤销案件申请书。
刑事拘留的第30天,冯小碗被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当日释放。
“黄金三十七天”内辩护成功的案例新鲜出炉了!
这一切离不开律师的专业和负责!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诉讼可视化!
摧枯拉朽!
来源:微信公众号“刑辩最前沿”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河南见素律师事务所律师
发表有《论危险驾驶罪的当下与未来》、《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等专业学术文章。2019年参与编写《郑州市律师办理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工作指引》。深耕刑辩业务,坚持精细辩护,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刑事辩护品牌!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