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检察官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全文

免费 点小读 时长/课时:24分钟/0.54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10,638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来源:全国人大网“征求意见栏”,征求意见时间:2017-12-29至2018-0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修订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对检察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保障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司法公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检察官是依法行使检察权的国家公职人员。

  第三条 检察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 检察官应当勤勉尽责,清正廉洁,恪守职业道德。

  第五条 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第二章 检察官的职责、义务和权利

  第七条 检察官的职责:

  (一)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二)代表国家进行公诉;

  (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四)依法办理案件并对所办理案件负责;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除履行检察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第九条 检察官在检察长领导下开展工作,检察长对所属检察官办理案件进行指挥监督,重大办案事项由检察长决定。检察长可以根据办案需要和保障公正的要求,把所属检察官正在办理的案件收取自行办理,或者移交其他所属检察官办理。

  第十条 检察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履行职责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司法;

  (二)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保守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

  (五)依法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六)以案释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 检察官享有下列权利:

  (一)履行检察官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

  (二)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调离、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四)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五)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

  (六)参加培训;

  (七)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八)休息和休假;

  (九)辞职;

  (十)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章 检察官的遴选

  第十二条 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其他相应学位,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七)从事法律工作满五年。

  适用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检察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

  第十三条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检察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曾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四)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条 初任检察官采用考试、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并且具备检察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应当具有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职业经历。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从检察官中产生。

  第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可以从律师、法学专家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中公开选拔检察官。

  除应当具备检察官任职条件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外,参加公开选拔的律师应当实际执业不少于五年,从业声誉良好;参加公开选拔的法学专家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从事教学或者科研五年以上,有突出研究能力和优秀研究成果。

  第十六条 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负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人选专业能力的审核。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负责初任检察官人选专业能力的审核。

  省级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当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代表,其中检察官代表不少于三分之一。

  省级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在省级人民检察院设立办公机构,负责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 初任检察官一般在基层人民检察院任职。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一般通过逐级遴选方式产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在下两级人民检察院范围内遴选检察官。

  市级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遴选检察官人选一般在下级人民检察院担任检察官五年以上,并具有遴选职位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最高人民检察院遴选检察官人选一般在下级人民检察院担任检察官八年以上,并具有遴选职位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第四章 检察官的任免

  第十八条 检察官职务的任免,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任免权限和程序办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由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任免。

  专门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任免。

  第十九条 检察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第二十条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期与产生它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第二十一条 检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请免除其检察官职务:

  (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调出本检察院的;

  (三)职务变动不需要保留原检察官职务的;

  (四)办案质量效率连续两年不达标,不能胜任检察官职务的;

  (五)因健康原因长期不能履行职务的;

  (六)退休的;

  (七)辞职或者被辞退的;

  (八)因违纪、违法犯罪不能继续任职的。

  第二十二条 对于不具备本法规定条件或者违反法定程序被选举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批准。

  第二十三条 对于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任命检察官的,一经发现,做出该项任命的机关应当撤销该项任命;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任命有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要求下级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该项任命。

  第二十四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建议,可以撤换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第五章 检察官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 检察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营利性组织的职务,不得兼任律师、仲裁员和公证员。

  检察官经过批准可以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兼职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第二十六条 检察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

  (一)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二)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其他检察官;

  (三)同一业务部门的检察官;

  (四)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

  第二十七条 检察官从人民检察院离任两年内,不得以律师的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检察官从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检察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检察官被开除后,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检察官的配偶、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察官应当实行任职回避:

  (一)担任该检察官所任职人民检察院辖区内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者设立人;

  (二)在该检察官所任职人民检察院辖区内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诉讼案件当事人提供其他有偿法律服务的。

  第二十九条 检察官员额根据人民检察院层级、案件数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数量等因素确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员额,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

  第三十条 检察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

  检察官等级分为十二级,依次为首席大检察官、一级大检察官、二级大检察官、一级高级检察官、二级高级检察官、三级高级检察官、四级高级检察官、一级检察官、二级检察官、三级检察官、四级检察官、五级检察官。

  第三十一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首席大检察官。

  第三十二条 检察官等级的确定,以检察官德才表现、业务水平、检察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等为依据。

  检察官等级晋升采取按期晋升和择优选升相结合的方式,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检察官可以特别选升。

  第三十三条 检察官的等级设置、确定和晋升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十四条 初任检察官实行统一职前培训制度。

  第三十五条 对检察官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

  检察官的培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三十六条 检察官的培训情况,作为检察官任职、等级晋升的依据之一。

  第三十七条 各级检察官培训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承担培训检察官的任务。

  第三十八条 检察官申请辞职,应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第三十九条 检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检察官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第四十条 辞退检察官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作出决定。辞退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辞退的检察官。

  第四十一条 检察官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应予降职。

  第四十二条 检察官降职,应当降低一个检察官等级。

  降职的检察官,工作一年以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经考察符合晋升职务条件的,可晋升职务。

第六章 检察官的考核、奖励和惩戒

  第四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设检察官考评委员会,负责对本院检察官的考核工作。

  第四十四条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五至九人。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主任由本院检察长担任。

  第四十五条 对检察官的考核,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实行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

  第四十六条 对检察官考核的内容包括:检察工作实绩、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作风。重点考核检察工作实绩。

  第四十七条 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检察官等级、工资以及对检察官奖惩、培训、免职、降职、辞退的依据。

  第四十八条 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检察官本人。检察官对考核结果如果有异议,可以申请复核。

  第四十九条 检察官在检察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应当予以奖励。

  对检察官的奖励,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十条 检察官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一)公正司法,成绩显著的;

  (二)总结检察实践经验成果突出,对检察工作有指导作用的;

  (三)对检察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的;

  (四)在办理重大案件、处理突发事件和承担专项重要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

  (五)提出检察建议被采纳或者开展法制宣传、解决各类纠纷,效果显著的;

  (六)有其他功绩的。

  第五十一条 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奖励的权限和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二条 检察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二)贪污受贿、徇私枉法;

  (三)隐瞒、伪造、变造或者故意损毁证据;

  (四)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检察工作秘密;

  (五)故意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案件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

  (六)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七)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八)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职;

  (九)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不正当利益输送;

  (十)其他违纪违法的行为。

  第五十三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开除。

  第五十四条 检察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处分期间不计入职务晋升年限。

  检察官受记过、记大过、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处分期间不计入工资档次晋升年限。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撤职,二十四个月。

  第五十五条 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处分的检察官,并列明作出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第五十六条 检察官违法违纪,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暂停其履行职务。

  第五十七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检察官惩戒委员会,负责审查认定检察官是否存在违反本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检察职责的行为,提出构成故意违反职责、存在重大过失、存在一般过失或者没有违反职责的意见,人民检察院依照有关规定作出惩戒决定,并给予相应处理。

  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由检察官代表和社会其他代表组成,其中检察官代表不少于半数。

  省级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在省级人民检察院设立办公机构,负责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章 检察官的保障

  第五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官权益保障委员会,保障检察官依法履职。

  第五十九条 除下列情形外,检察官不得被调离检察业务岗位:

  (一)按规定需要任职回避的;

  (二)按规定实行干部交流的;

  (三)因机构调整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的;

  (四)因违法违纪不适合在检察业务岗位工作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条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检察官依法办理案件,不得要求检察官从事违反法定职责的活动。对干涉检察官办理案件的行为,检察官有权拒绝,并应当予以记录,并由有关机关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第六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检察官及其近亲属打击报复。

  对报复陷害、侮辱诽谤、暴力侵害检察官及其近亲属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法从严惩处。

  第六十二条 检察官因依法履职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侮辱诽谤,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

  第六十三条 在办理案件中,检察官及其近亲属面临人身危险的,应当对检察官及其近亲属采取人身保护、禁止特定人员接触等必要保护措施。

  第六十四条 检察官实行与其职责相适应的工资制度,按照检察官等级享有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并建立与公务员工资同步增长机制。

  检察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六十五条 检察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

  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可以按照规定晋升工资档次;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前晋升工资档次。

  第六十六条 检察官享受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奖金、保险和福利待遇。

  第六十七条 检察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检察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第六十八条 检察官的退休制度,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六十九条 检察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待遇。

  第七十条 检察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该人事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核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规定向作出该人事处理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一)处分;

  (二)辞退;

  (三)降职;

  (四)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

  (五)免职;

  (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原处理机关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书后的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受理检察官申诉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人事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七十一条 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检察官权利的行为,检察官有权提出控告。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干涉检察官依法履行检察职责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七十二条 检察官提出申诉和控告,应当实事求是。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七十三条 对检察官处分或者处理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对打击报复的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四条 国家对初任检察官实行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七十五条 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公务员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十六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施行。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点小读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点小读
  • 文章3921
  • 读者2948w
  • 关注1200
  • 点赞1w

  点睛网“点读”平台管理员账号,负责发布“点读”相关资讯,综合各类法律法规等相关文章,及时传达法律热点,便于法律人及广大群众进行学术交流和法律咨询。

  【免责声明】本账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声明】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添加点小读微信号,告知确认后予以删除。

  联系人:点小读

  微信:dianjingeditor

  QQ号:3244058574

  邮箱:djdd@zfwx.com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检察官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全文

消费:79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54课时/24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检察官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全文

消费:79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54课时/24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