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辩护人,经常在参加庭审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严重的会导致辩护人处于法庭劣势地位,影响辩护效果。下面,我就辩护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做总结并试图寻找到对大家有帮助的对策:
1、公诉人要求被告人老实交代否则从重处罚怎么回应?
辩护人:反对!任何人不得以威胁的方法强迫被告人自证其罪。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2、公诉人问被告人,以今天法庭交代的为准还是以公安机关交代的为准怎么回应?
辩护人:反对!法律没有给予被告人供述选择权,但被告人有翻供的权利。以当庭供述还是以侦查阶段供述作为证据采信的决定权在于法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解释》第四节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与认定
第八十条 对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五)被告人的供述是否前后一致,有无反复以及出现反复的原因;被告人的所有供述和辩解是否均已随案移送;
(六)被告人的辩解内容是否符合案情和常理,有无矛盾;
(七)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与同案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以及其他证据能否相互印证,有无矛盾。
必要时,可以调取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像、被告人进出看守所的健康检查记录、笔录,并结合录音录像、记录、笔录对上述内容进行审查。
第八十三条 审查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应当结合控辩双方提供的所有证据以及被告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进行。
被告人庭审中翻供,但不能合理说明翻供原因或者其辩解与全案证据矛盾,而其庭前供述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前供述。
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存在反复但庭审中供认,且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审供述;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存在反复,庭审中不供认,且无其他证据与庭前供述印证的,不得采信其庭前供述。
3、起诉书名字或者其他身份信息错误公诉人要求继续开庭怎么回应?
辩护人:反对查明被告人的身份信息是公诉人的法定义务。被告人身份信息错误,会导致无法确认被告人和被指控犯罪的被告人是否是同一人。起诉书是法律文书,有其严肃性和严格的制作程序,如果发生错误,应当报请检察院分管领导重新制作。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六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查明:
(一)犯罪嫌疑人身份状况是否清楚,包括姓名、性别、国籍、出生年月日、职业和单位等;单位犯罪的,单位的相关情况是否清楚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九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决定起诉的,应当制作起诉书。
起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和户籍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是否受过刑事处分及处分的种类和时间,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等;如果是单位犯罪,应当写明犯罪单位的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所在地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和诉讼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如果还有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按上述被告人基本情况的内容叙写。
《人民检察院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以人民检察院名义和以办公厅(室)名义印发的公文在报院领导签发前,应当由办公厅(室)进行审核;业务规范性文件和涉及重大法律适用的公文,须另送法律政策研究室进行审核。各业务部门以本部门名义行文的公文及办理具体案件依法履行法律手续等程序性公文,在报院领导签发前,应当由起草部门负责人审核把关。未经部门负责人或者办公厅(室)、法律政策研究室审核把关,不得报院领导签发。
4、公诉人在法庭辩论阶段对被告人发问怎么应对?
辩护人:反对!法律规定,公诉人在法庭调查阶段有权讯问被告人。但是在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无权再次就案件情况讯问被告人。如果一定要讯问,必须经过审判长的同意恢复法庭调查程序。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在审判长主持下,公诉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
法庭辩论应当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公诉人发言;
(二)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三)被告人自行辩护;
(四)辩护人辩护;
(五)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5、公诉人以监督庭审活动为由打断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怎么应对?
辩护人:反对!遵守法庭纪律是每一位诉讼参与人的义务,公诉人没有例外。公诉人仅对法律规定的几类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监督活动不得影响正常的庭审活动,更不能阻碍辩护人行使辩护权。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况记明笔录。
《刑事诉讼法》第四百三十四条
公诉人在法庭上应当依法进行下列活动:
(一)宣读起诉书,代表国家指控犯罪,提请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依法审判
(二)讯问被告人
(三)询问证人、被害人、鉴定人
(四)申请法庭出示物证,宣读书证、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播放作为证据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五)对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提出量刑建议及理由,针对被告人、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进行答辩,全面阐述公诉意见
(六)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
(七)对法庭审理案件有无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况记明笔录
(八)依法从事其他诉讼活动。
6、法庭不耐心听取辩护意见怎么应对?
辩护人:等待法庭纪律正常后在发表意见,比如等公诉人或者审判人员打完电话、交换完意见再发表辩护意见。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是说给法庭听的,法庭人员违反纪律不听辩护意见,此时继续发表辩护意见已经毫无意义,只能等待或者反对。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行为规范》第三十条
庭审中的言行:
(一) 坐姿端正,杜绝各种不雅动作;
(二) 集中精力,专注庭审,不做与庭审活动无关的事;
(三) 不得在审判席上吸烟、闲聊或者打瞌睡,不得接打电话,不得随意离开审判席;
(四) 平等对待与庭审活动有关的人员,不与诉讼中的任何一方有亲近的表示;
(五) 礼貌示意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发言;
(六) 不得用带有倾向性的语言进行提问,不得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争吵;
(七) 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法槌,敲击法槌的轻重应当以旁听区能够听见为宜。
7、公诉人只宣读证据目录或者归纳鉴定意见的主要意思怎么应对?
辩护人:反对!对于被告人的供述,法律规定公诉人是可以宣读也可以不宣读,有特别情况是应当宣读。而对于鉴定意见是必须要宣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是全文宣读还是部分宣读,但从质证环节的基本要求看,应当是全文宣读,只有全文宣读,被告人对鉴定的形式要件、实质内容完全了解,才能使被告人充分行使质证权,实现质证的法律意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
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四十四条
对于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以及经法院通知未到庭的被害人的陈述笔录,公诉人应当当庭宣读。
8、辩护人启动排除非法证据程序后法庭仍然继续审理案件怎么应对?
辩护人:反对!只有辩护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申请,法庭依法启动排非程序,就应当进行调查并当庭宣布调查结果。法律规定在排非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其它庭审程序都需要中止,把排非程序和质证程序混同审理违反法律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庭应当进行审查。经审查,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应当进行调查;没有疑问的,应当当庭说明情况和理由,继续法庭审理。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相同理由再次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庭不再进行审查。
对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调查,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后进行,也可以在法庭调查结束前一并进行。
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不符合本解释第九十七条规定的,应当在法庭调查结束前一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进行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调查。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三条
法庭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后,应当当庭作出是否排除有关证据的决定。必要时,可以宣布休庭,由合议庭评议或者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再次开庭时宣布决定。
在法庭作出是否排除有关证据的决定前,不得对有关证据宣读、质证。
9、旁听家属辱骂并试图殴打律师怎么应对?
辩护人:要求法庭制止。审判长需要组织、引导审判活动,还负有维护正常庭审秩序是法律的责任。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可以拘留和罚款,严重的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扰乱法庭秩序的,审判长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情节较轻的,应当警告制止并进行训诫;
(二)不听制止的,可以指令法警强行带出法庭;
(三)情节严重的,报经院长批准后,可以对行为人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院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被处罚人对罚款、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微信公众号|种法律(ID:zhongfalv)。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资深律师,云南睿信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毒品犯罪辩护联盟主席。
原系云南师范大学教师,2000年开始专注从事律师工作,擅长刑事辩护,民事商事案件的代理。2006年度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律师。
曾成功代理四川警察李国清持枪杀人案,云南金座公司非法集资4亿案,“亚洲第一”毒案,央视同一首歌资深策划人胡继国贩卖毒品等在全国有影响的案件。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