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第2期:《医院疑抱错婴儿:诉讼官司易结,心灵伤痕难平》

免费 邓学平律师 时长/课时:5分钟/0.11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4,925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今年已经28岁的王先生,多年来一直为自己的身世所困扰。从小到大都有人说他和父亲长得不像,一直有亲戚朋友“调侃”他漂亮得不像是父母亲生。经过亲子鉴定,“调侃”变成了残酷的现实。思前想后,王先生认为唯一的可能是在出生时被医院抱错。近日,王先生一纸诉状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告上法庭,索赔精神损失费。

各种猜测、调侃和议论,不仅让王先生长期被人在背后指手画脚,而且让整个家庭矛盾不断、走向解体。在王先生15岁那年,母亲张阿姨和丈夫因嫌隙扩大终于离婚。离婚后,王先生的父亲依旧对孩子的血缘问题无法释怀。2011年,他做了第一次亲子鉴定,结果显示王先生并非他的亲生儿子。2016年,王先生提出再做一次亲子鉴定,而鉴定结果则让他目瞪口呆。不仅父亲并非生父,而且母亲也非生母。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以父子母子相称、生活了这么久,却突然发现彼此间并无血缘关系。这样的结果,对这个曾经的三口之家无疑于一场生命的捉弄,荒诞又苦痛。亲子关系作为一种血脉和基因的传承,这种生命之间的纽带是任何其他关系都无法替代的。谜底揭开了一半,艰难的寻亲之旅也由此开启。张阿姨和丈夫之间的相互猜疑可以就此消融,但王先生的亲生父母在哪里?张阿姨和丈夫的亲生儿子又在哪里?

事发后,王先生的母亲多次前往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讨要说法,但都被“当年的资料已经找不到了”为由挡在了门外。不过在媒体披露此事后不久,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迅速转变态度,通过官方微博正式发布声明。除了对王先生及其家庭的遭遇表示同情,也承诺会成立特别工作小组,尽最大努力协助法院开展调查。有了医院的这个态度,相信后续的寻亲之旅会变得更加容易。

王先生的诉讼请求无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在伦理层面,其正当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二十多年持续被人非议的精神压力、失去和自己的亲生父母共同生活、成长所导致的生命缺憾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损害。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基于生育权的亲子关系不仅是代际生命的伦理基础,而且也是人身权利的基本内容。根据《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此,非但王先生,而且王先生的养父母、生父母以及与王先生一样被错抱的另一个孩子,都有权向医院索赔。

新生婴儿不具备表达能力,在医院生产时很容易被抱错。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妇幼医院、产房病房等都制定有严格的婴儿识别制度,但近年来因为医院疏失导致婴儿被错抱的事件仍不时发生。婴儿识别一般主要依赖佩戴在婴儿身上的腕带,上面会记载新生儿使用床号、姓名、住院号、母亲姓名等关键信息。一旦这些信息出错或者在佩戴、洗澡、检查、手术时将腕带弄错,都会导致婴儿被错领或者错抱。

一次失之于粗疏的婴儿错抱,导致的却是两个家庭的情感难题和伦理悲剧。诉讼官司易结,但心灵的伤痕难平。此类事件,即使最终找到了孩子的亲生父母,也会给当事人和两个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一边是有血缘关系的生身父母,一边是多年抚育成人的养父母,当事人该如何面对、抉择?或许对当事人来说,寻亲之旅即使走到最后,也很难有“大团圆”的结局。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制定了《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该《制度》规定,“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新生儿出入病房应当对接送人员身份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新生儿出入院应当对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等,意在防止新生婴儿被错领或拐卖。但这份《制度》仍是粗线条的原则性规定,只有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追责制度能真正落实到位,类似的悲剧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避免。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邓学平律师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邓学平律师
  • 文章163
  • 读者71w
  • 关注61
  • 点赞565

律师、专栏作者、前资深检察官。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赞

(0) 更多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第2期:《医院疑抱错婴儿:诉讼官司易结,心灵伤痕难平》

消费:16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11课时/5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第2期:《医院疑抱错婴儿:诉讼官司易结,心灵伤痕难平》

消费:16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11课时/5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