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Index/xlk_logo2.png)
刑事辩护被誉为律师业务的王冠,在国外刑辩律师备受尊敬,在国内也有许多被当事人敬为上宾的优秀刑辩律师。法庭是刑辩律师的战场,每天在这里都上演着没有硝烟的战争。
律师对被告人发问,属于法庭调查环节,如何围绕被告人罪轻或无罪的事实情节进行有效发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在经历过多次庭审现场后,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发问技巧:
1、庭前认真阅卷,尽管律师在接受委托后肯定不止一次的阅卷,但是庭前的阅卷有利于加深对案件的了解,厘清案件的事实,准确判断被告人供述的准确性、真实性,明确案件的有利辩点、不利情节。
2、研究相关人员的经历和背景(包括学历、履历、个人性格、家庭背景等),近日笔者在深圳办理的某跨国公司国家代表职务侵占案中,同案犯的律师针对笔者的当事人(第二被告人)多次发问,笔者的当事人受过高等教育,曾代表该跨国公司开辟过海外十余个国家的市场,具有极高的智商、情商,而最终这位律师同行不仅没有获得他期望的答案,反倒是笔者的当事人凭借这一系列的问题成功还原了事件的真相,凸显了发问律师当事人的主犯地位。这种失败的发问很大程度上缘于律师忽视对相关人员背景的研究。
3、设计发问提纲,问题不宜过多、冗长、无目的性。一般要预设对己方当事人、同案犯的发问,如有证人、专家证人出庭,还应注意相关问题的设计。笔者曾在庭上经历过法官不耐烦地“提醒”其他律师要简明扼要的发问、杜绝重复问题,现场情景十分尴尬。
4、设计问题时应预测可能出现的答案,如果预先就知道答案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必须果断放弃发问。
5、如果同案犯的律师存在诱导性发问时,应注意及时制止。
6、根据庭审效果随机应变,不要刻板的遵循预设的发问提纲,适时的调整发问思路及重点。
7、个别问题可以使用“某某事件是否是这样的情况?”的设定问句。如此发问让当事人只需回答“是”或“否”,对于同案犯的发问使用此种问题,可以有效限定其答案范围,避免出现不可控的答案。
8、发问时注意语气神情,让回答者能够感受到律师的友善,忌在发问时称呼“被告人某某”,笔者认为被告人依然有理由得到应有的尊重,法律人更应深刻理解“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的法谚。
9、庭审的发问不应仅仅局限于我们如何提问,还应注意己方当事人如何应对发问。因而庭审前会见当事人,对其进行庭审辅导十分重要。律师应与当事人深度沟通辩护观点,对起诉书是否有异议,讲解庭审程序,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
对于个别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还应重点照顾,譬如笔者曾经有一个当事人做过声带息肉手术,无法长时间大声说话,因而笔者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在开庭前与法官沟通,为当事人专门配备了话筒,从而保证庭审的顺利进行。
庭审可能是许多被告人在刑事案件流程中唯一一次能够向法庭全面陈述案情的机会,庭审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法官的主观判断,因而律师的有效发问能够帮助法官迅速查明事实,进而在定罪量刑时予以客观公正的处理,因此,对发问技巧的操练实属必要。
(来源:大成辩护人)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