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imgIndex/xlk_logo2.png)
导语
2021年底召开为期两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年底工作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同时,也对今后国家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政策方向。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较以往阐述文字更多,释放了更多的经济发展信号,首次提出“需求收缩、攻击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宗旨是为了稳经济、稳政局、保民生,为即将召开的党二十大保持着“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本文仅对国家重点关注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进行深度解读,以供抛砖引玉。
众所周知,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品牌已享誉国际,长期雄据“世界工厂”的位置,国家更是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当前“中国制造”虽取得一系列荣誉,但依然“大而不强”,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总结中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率等方面差距明显”。国内低端制造业普遍存在技术门槛偏低、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上下游生产要素成本高(尤其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难、产品附加价值少的情况,而高端制造业普遍受制于海外关键零配件、进口设备以及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较突出(俗称“卡脖子”现象)。
另外,虽然部分互联网大厂、传统制造企业已率先探索数字化精密制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但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现象仍然较明显。扛起中国制造大旗,面临中国制造转型的时代需求,依然需要更多制造业企业坚定地开辟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故此,2021年底中央工作会议对加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亦释放了足够明确的信号,相关表述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强调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等。
从以上背景推测,国家宏观调控层面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立足点的可能性较大:
1
第一方面,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加强资本与人才技术的有效结合。
从实效性出发,依然发挥一线城市人才、资本的规模效应。
从中国经济圈发展战略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会是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前沿阵地。其中,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具备全球资本输入和全球人才引进的绝对优势;深圳,作为中国率先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凭借近40年来的发展尤其借助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大量国内互联网及制造业头部企业,上下游产业链较完整,深交所亦提供了资本与技术结合、技术价值转化的合法渠道。香港和深圳作为资本与技术创新、技术转化的首选发力点和桥头堡的意义明显,将会为中国制造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另外,北京具备政策支持优势,新成立的“北交所”在“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上海作为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科技创新中心,在资本技术结合上亦会产生宏大的规模推动效应。
上述重点城市及经济圈会成为国内科技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本活跃基地。
2
第二方面,发挥内地人才优势,打造中国人才发展的内生系统。
受限于国内技术创新环境、国内教育改革落后等因素,国内人才创新能力和专利成果转化能力均稍显不足。那么,加强国内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重点推动的方向。
借助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目前中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阵地主要集中在消费、物流、支付、娱乐、通信等领域,而在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战略性领域依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对于国内很多未成年人、年轻人而言,培养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上,相较于已取得科研硕果的老前辈而言,将会实现更多的价值赋能,是实现个人价值和阶层上升的有效途径。
另外,不得不提到中国老龄化加剧,中国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的问题,也会对中国人才储备产生影响。国家尽可能多的将人口汇集在城市,提供城市户籍,接受较好教育或技术培训或提供劳动力(关于城市化以及出现的问题不在此文研究范围。题外话,农村土地走向集约化管理的趋势较明显,不排除采用国有大型农场集中经营的方式保障农村稳定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3
第三方面,会持续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限制“大厂”和资本的野蛮掠夺,给予创新创造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合适土壤,并将加强科技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中央或部委会采取一些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包括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在金融、科技等行业启动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的长期内部审查机制。
开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手段的目的是为了采取国际贸易制裁的反制措施也好,是为了给资本设置“红绿灯”也罢,或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增强国民财富等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便是想创造一个较好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优良环境,保障优中选优,保证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始终在良性道路上。
对于保障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科技信息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会是未来国内的一个新常态。
4
第四方面,整合国内科研资源,改革科研院所,对标国际大型研究机构(实验室),加强国际科技技术合作。
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将会进行新一轮的整合,预计会采取调整科技人才(院士等)评选标准,调整申报科研课题标准,加强专利和科技转化奖励机制,并会采取剥离非科研方面的冗余产业等措施。
通过以上方面,目的是为了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为实现中国制造2.0升级提供优越的发展土壤,将再次改变无数企业、无数家庭的命运,实现资源的新一轮流动,应引起大家的关注。
作者:栗志 关雅文
来源:微信公众号“志笃阁”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
中闻律师事务所“金融与资本市场平台”执行主任
多家上市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职业履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硕士。栗志律师先后兼职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秘书处、全国律协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等单位,为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专业委员会研究院成员、中闻所 PPP 研究中心委员。撰写《特许经营项目融资(PPP)实务问答 1000 例》(2017 年 9 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执业领域:栗志律师专注于 PPP 业务、公司治理及纠纷解决、企业并购与重组、国企改制、破产清算、重大商事诉讼/仲裁等业务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也要当作者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