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11

    X
  • 12

    X
  • 易轶

    X
  • 尹正友

    X
  • 于琦

    X
重复内容

法律人为什么要了解区块链?区块链在存证领域怎样应用?

免费 张延来 时长/课时:11分钟/0.24课时 1个月之前
已学:11,779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

分享到微信

声音

  • 普通女声
  • 普通男声
  • 特别男声
  • 性感男声
  • 情感男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0X
  • 3.0X
  • 4.0X

字号

  • 标准
  • 特大
确定 取消

Part 1

法律人为什么要了解区块链?

  今天聊的技术是区块链,这本来是一个在虚拟货币应用层面的技术创新,但由于技术原理的普适性很强,一下子成了一种底层技术。关于区块链,法律人有必要了解区块链如何生成和维护,这就要从“比特币”说起,因为区块链技术是由中本聪的一篇讲到比特币设计原理的论文发展出来的。

  在这篇论文中,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而“区块链”技术就是比特币的记账系统,我们可以把区块链想象成一个账本,上面记录了全球所有的比特币交易信息。那么,区块链跟传统的银行记账有什么区别呢?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叫做“分布式”“去中心化”

  “分布式”的概念我们在前面云计算的语音中已经提到过了,当时说的是分布式计算,区块链中主要涉及的是“分布式存储”,我们知道传统的金融交易数据是集中存储在一个地方的,例如通过工商银行完成的交易转账都存储在工行的服务器上。分布式存储则是把所有的交易分开存放,每一个参与交易的节点都保存了一份完整的交易记录。

  “去中心化”的概念怎样理解呢?传统的服务器数据保存方式,不管是不是分布式的,都是有“管理员”的。比如银行的交易数据库,有一个银行内部的“超级管理员”账户,可以查看所有的交易信息,并且可以随意添加、修改这些信息。这就叫“中心化”。

  而区块链则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说,区块链这个数据库中不存在管理员,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权查看、添加信息。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本质特征

  了解了分布式和去中心化之后,我们再来看区块链,区块就是一个拥有所有管理权限的去中心化用户,每个区块存储了记录有所有交易的完整账本,而分布式存储就是把所有的去中心化用户按照某种逻辑组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链条的过程。

  那么,“区块”是怎么串成“区块链”的呢?我们需要掌握几个关键的技术细节,第一个就是哈希值,区块上除了交易账本信息之外,还包含了这个区块本身的一些特征信息,这些特征信息就是“哈希值”,可以理解为区块的一个“指纹”,这个指纹的长度很短,但是对应的信息非常丰富,区块相互连接的过程中,就是每个区块哈希值按顺序传递的过程,上一个区块的哈希被记录在下一个区块里,于是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而非杂乱无章的链条。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有资格成为区块,有计算能力的节点资源争相成为区块是形成区块链的前提,成为区块意味着可以把整个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完整保存到本地了,也就是获得了所谓的记账权,区块链靠的是共识算法来筛选符合条件的区块,比特币区块链用到的是工作量证明机制,也就是让想成为区块链的节点来做一定难度系数的数学题,这个数学题的难度是靠算法动态调整的,可以保证相同时间段内只有固定数量的区块被接纳到区块链上面来。

  那么辛辛苦苦做数学题最终成为节点有什么好处呢?中本聪引入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激励机制,就是成为区块后系统自动配发对应数量的货币,取名为比特币,这个虚拟货币因为参与获得和使用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价值越来越高,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人来做数学题以便获取比特币奖励,这个做题的过程就被形象地叫做“挖矿”。

  到此,一条区块链基本上就算做好了,做好之后的区块链可以用来解决非常多的问题,例如我们把这条区块链当作存放信息的仓库、当作虚拟权益的凭证、当作合同交易媒介、当作信息溯源的渠道等等。关于区块链的各类实际应用,推荐您看一下腾讯、华为、蚂蚁金服、京东等大公司的区块链白皮书,其中都有系统的介绍,几个跟法律相关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智能合约、电子存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我们会通过后续的语音再深入展开去聊,了解这些应用之后不难发现,区块链本身带有浓重的规则和合规色彩,正如网录科技联合创始人汪波先生所言:“区块链与其说它是一项技术创新,不如确切的说它是一项规则与技术完美结合的生态系统创新”。

  在这样一个特点之下,法律人恐怕更应该早日接触区块链,提前思考如何把规则嵌入到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中,那里一定有诸多未知但非常价值的发挥空间。

Part 2

区块链在存证领域怎样应用?

  事实上,区块链存证也有很多形态,包括自建区块链(私链)存放数据、搭建联盟链存放数据以及本文所说的锚定式区块链存证(不一定是锚定到比特币,也可以是以太坊或其他公链)。想了解对应的产品可以到网上去搜,已经都有代表性的公司在做。

  今天我给您介绍两种我个人最看好的区块链存证模式,第一种是2018年9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率先发起的全国首个司法区块,这个司法区块链本质上是一条联盟链,主要是为了解决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提取和验证问题,司法联盟链里面现在主要是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作为核心,同时将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存证公司,作为司法联盟链的分布式节点,形成一个完整的司法链。司法区块链里面所包含的各个节点见证了电子数据抓取的全过程,并且将相应的电子数据实时同步保存在各个节点单位所在的本地服务器里面,保证电子数据在整个生成和流转过程是完整的、可信的。

  之所以比较看好这类司法联盟链的存证模式,是因为有法院牵头搭建的联盟链更具公信力保障,此外,我们存证的目的最终是到法院举证,如果证据本来就存在法院构建的区块链上,那么举证环节也必然省去诸多当事人的解释和说明。

  第二种我比较看好的区块链存证模式是“锚定式区块链存证”,所谓锚定式存证是指第三方存证机构将当事人提取的电子证据打包后生成哈希值,也就是数字指纹,将这个指纹放到比特币或者以太坊等公链上去,一次确保证据的不可篡改性。

  由于比特币或以太坊等经过实践检验可靠的公链更能保障数据的完整性,而数据完整、未经篡改恰恰是电子存证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私链和联盟链在这方面由于“链”本身的技术特性导致“强度”弱于公链,可靠性始终是个问题。所以这种方式我个人比较看好。

  2018年6月28日,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一审宣判,杭州互联网法院支持了原告采用区块链作为存证方式并认定了对应的侵权事实,而这个案件中的保全网所采用的正式是借助“锚定”技术实现的区块链存证,事实上,比特币、以太坊等公链区块链在整个电子存证过程中被当作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公证处。电子存证机构由于对自身存储数据的客观公立性以及防篡改等要求不够“自信”,引入了比特币这条最强有力的“公链”来做背书,而类似“保全网”这种第三方存证机构的所做的是在用户和比特币公链之间搭建了一个“数据通道”,让数据可以锚定上去的同时便于检索和验证。

  与传统的引入公证处“背书”相比,比特币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一个技术方案,而且理论上任何电子存证机构都可以接入,一旦效力获得认可(事实上互联网法院已经通过判例认可),显然在可靠性、便利性、开放性以及降低成本等多个方面都更有优势。

  当然,“锚定式区块链存证”绝非百分之百可靠,司法实践中,即便使用了这种存证方式,仍然需要在个案中对存证获得的数据证明力进行认定,尤其是在数据挂载到区块链之前,这个时间段内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区块链本身无法证明的,就好像公证处只能证明看到了什么数据,但没看到之前的数据证明不了。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虽然锚定到公链的证据在可靠性上更有保障,但基于私链和联盟链的电子存证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特殊的优势,例如在较为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平台所运营或维护的区块链(私链、联盟链)在生态系统内部还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的,尤其是针对一些无需通过法院而是在生态系统内部就可以消化的存证问题,包括供应链交易确认、产品质量溯源等。这些场景下,私链和联盟链存证效力足够解决问题,同时还更灵活多变,能定制开发出更多可用的存证产品,在这方面一些大的电商平台、生态级的互联网公司都已经开始布局了,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多关注。

(来源:微信公号“网络法实务圈”)

版权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发布:张延来 编辑:点小读 责任编辑:点小读

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留言评论奖励规则》 发表评论

精选评论

(0)

公司决议下次,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

声音
  • 情感童声
  • 性感男声
  • 特别男声
  • 普通男声
  • 普通女声
语速
  • 0.7X
  • 1.0X
  • 1.5X
  • 2X
  • 3X
  • 4X
字号
  • 特大
  • 标准

作者

张延来
  • 文章2
  • 读者1w
  • 关注7
  • 点赞13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专利代理人资格。中国政法大学实践导师,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垦丁网络法学院创始人。浙江大学法律硕士,具有法律和计算机双专业学科背景,执业以来完全专注于互联网法律实务工作,担任数十家知名一线互联网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并代理多个代表性互联网诉讼案件。

  曾多次参加网络相关立法工作,是国家工商总局《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立法小组成员,曾多次参与中国《电子商务法》的立法研讨工作。个人专著《法眼电商》《网络法战记笔记》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微信号:13989816654


我也要当作者

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

常见问题

  • 1、“点读”是什么?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AI)新产品。它能“识字”和“朗读”,它使“读屏”变“听书”,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它使“讲课”变“写作”,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

  • 2、“点读”的作者?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点击“我的文章”,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

  • 3、“点读”的文章?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政府规定,或公序良俗、文明风尚、社会和谐等文章。

  • 4、“点读”的审核?

    作者文章上传后,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审核未通过的,说明理由。文章评论的审核,参照以上周期。

记课时

法律人为什么要了解区块链?区块链在存证领域怎样应用?

消费:33点币 现有:0点币 课时:0.24课时/11分钟
确定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支付成功

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

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
记课时

法律人为什么要了解区块链?区块链在存证领域怎样应用?

消费:33点币 现有:0点币(点币余额不足,还需支付533点币) 课时:0.24课时/11分钟
充值

您好,以下是重要提示:

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所以, 一经购买成功,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谢谢!

文章查重申诉
0 /1000
提交申诉
提交成功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
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

确认